第一百四十三章 确认(下)(2 / 2)

说到底,李世民选择放手一搏,秘密遣派李楷、尉迟宝琳、王君廓领军渡江来援,也是建立在这个前提基础上的。</p>

当然了,如果猜错了,李世民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而河北道唐军就有点惨了,很可能兵败身死。</p>

不过,使张文瓘急行入京,自然是有确凿证据的。</p>

田留安、李道玄、薛忠各人的信息,以及李善从阿史那社尔那边打听来的消息,再加上审问俘虏,馆陶城内唐军是有着这样的共识的。</p>

刘黑闼军中缺粮草。</p>

但就在张文瓘离开之后,永济渠上突然每日都会有运粮船驶来,使得唐军大为诧异,也使刘黑闼所部士气大振。</p>

屋内渐渐陷入沉寂,张玄素忍不住转头喝道:“李怀仁,还不过来商讨战局?!”</p>

“诸公在此,小子不敢妄言。”</p>

凌敬嗤笑道:“难道是怕那两人看出你李怀仁的真面目?”</p>

“月余之内,你李怀仁纵横捭阖,筹谋夜袭,擒杀刘黑闼左膀右臂,又生擒欲谷设,力劝阿史那社尔大军北返,今日却默然无语?”</p>

李楷还好,尉迟宝琳的眼睛都瞪圆了,如此大事,你李善居然能插得进嘴?</p>

李楷苦笑叹息,自己这位好友真如殿下所言,太能折腾了。</p>

李善今日倒真的不是装模作样,只是不希望影响自己和李楷之间的关系……他很清楚,不说自己和秦王府之间,是以李客师、李楷父子为媒介,即使仅仅是这对父子知晓李德武之事,就足以让自己谨慎应对了。</p>

“早知怀仁之能,今日为兄洗耳恭听。”李楷笑吟吟的将李善推开。</p>

李善松了口气,从怀中取出一本册子丢在桌案上,“刘黑闼军中决然缺粮草,永济渠上的运粮船不过是障眼法而已。”</p>

“何以断定?”</p>

“军中粮草,首重何人?”李善轻笑道:“若粮草不济,首重战马。”</p>

众人均微微点头,这个说法不能说错,但如果战马不缺粮草,不管是战还是逃都能从容的多。</p>

“刘黑闼先后在瓦岗、夏王麾下为将,向来是骑将,不会不懂这个道理。”李善翻开那本册子,“自永济渠江面有运粮船至今已有七日,每日定方均或擒杀或生擒敌军斥候。”</p>

“某开膛破肚,或许战马有食,但骑兵多半少食,至今日战马已然半食。”</p>

换句话说,李善通过解剖尸体的手段,发现刘黑闼军中斥候之前都只能保证战马的饮食,而不能保证自己的口粮。</p>

到今天,斥候已经不能保证战马吃饱了。</p>

斥候向来非军中精锐不能担之,这样的精锐都不能保证口粮。</p>

而刘黑闼是骑将出身,如果战败他必定是需要北窜草原,依附突厥的……那就不能少了战马。</p>

说刘黑闼军中粮草充足,李善是绝对不信的。</p>

古人使计,也要在正常的思维模式之内,比如增灶减灶,但如解剖尸体这样的手段,就跟用煤气灶似的……绝对在古人的思维死角中。</p>

听完李善长篇大论的解释,再细细看过那本册子,凌敬嘴角动了动,“真是无所不用其极!”</p>

“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李善嗤笑道:“自当无所不用其极,胜者为王败者寇!”</p>

田留安沉默片刻后,低声道:“刘黑闼此计用意有二,其一提振军中士气,其二逼退齐善行、程名振所部。”</p>

众人的视线都集中到了李善身上,后者坦然自若,“可能暂时截断永济渠?”</p>

“能。”田留安点头道:“永济县、馆陶县两地多有船只。”</p>

李善挥手道:“刘黑闼此计无非在告知内外诸人,军中粮草充足……”</p>

“所以,放火烧船!”凌敬脱口而出。</p>

张玄素听得莫名其妙,“放火烧船?”</p>

李楷虽然才到馆陶不久,却听懂了,轻声解释道:“放火,烧的是我方的船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