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钟馗图(2 / 2)

鉴宝狂少 胖爷 0 字 2021-08-30

这方印玺就是乾隆爷最常用的“三希堂鉴玺”。</p>

看到这两方鉴玺,老货们的呼吸都开始凝重了起来。</p>

陆飞手不停歇的不停撕扯,一方又一方的鉴玺印章陆续浮现出来。</p>

嘉庆的,乾隆的,康熙的,每一方印玺都代表着一个时代。</p>

清朝过后马上就是明朝的了,万历的,宣德的,永乐的,这就说明这幅作品至少能追溯到明朝永乐年间,这让老货们怎能不激动啊!</p>

接着再撕,终于见到了画作的一角,竟然还是绢本设色朱砂打底,这下老货们激动的欢呼起来,早把陆飞的警告抛于脑后了。</p>

不要说老货们了,此时陆飞心情也是激动的不行。</p>

陆飞不断撕扯,老货们的欢呼声更是此消彼长。</p>

“耶!”</p>

“好!”</p>

“妈呀!”</p>

........</p>

几分钟后,老货们的欢呼声突然戛然而止,一个个就像木雕泥塑一般一动不动,要不是还能听到陆飞撕扯的声音,陈香都以为空气就此凝固了呢。</p>

陈香这个文物白痴不会明白,老货们此时已经震惊的呆若木鸡了。</p>

十分钟后,陆飞停下手,眼睛不眨一下的盯着面前这幅惊世奇作。</p>

印玺一共十七方,最晚到嘉庆,最早的一方则是唐玄宗李隆基。</p>

除此之外还有名家印章十一方,占据了留白的七成还要多。</p>

画面同样是人物像,朱砂设色鲜艳如血。</p>

此人赤面虬髯,豹头环眼,面容狰狞可怖。</p>

头戴状元冠,身披大红的状元袍,肩后斜背伏魔剑,左手持伞右手持折扇。</p>

折扇打开,上面书写四个大字“天师钟馗”。</p>

画像右边留款“葵未年七月初九长安吴道子笔”,挨着下方有一方吴道子的印章。</p>

看清楚这幅画,陆飞激动的连点着的香烟都忘记吸了,这幅画对于两世为人的陆飞实在太过震撼了。</p>

吴道子的画陆飞不是没有上手过,但绢本设色巨幅画像还真是第一次染指。</p>

吴道子的名气世人皆知,用现代话来说吴道子属于全能画家,人物、鬼神、山水、楼阁、花木、鸟兽无所不能,无所不精。</p>

</p>

开元.天宝年间正是吴道子绘画创造的极盛时期。</p>

吴道子的绘画具有共同个性。</p>

其山水画有变革之功,所画人物衣褶飘举,线条遒劲,人称莼菜条描,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p>

他还于焦墨线条中,略施淡彩,世称吴装。</p>

作画线条简练,“笔才一二,象已应焉”,有“疏体”之称。吴道子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他被我们尊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p>

苏轼曾称誉他的艺术为“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好理于豪宕之外”。</p>

苏大胡子苏东坡在《书吴道子画后》一文中说:"诗至于杜子美(杜甫),文之于韩退之(韩愈),书至于颜鲁公(颜真卿),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全国能事毕矣!"</p>

足见这位经天纬地的鬼才对后世书画的影响有多大了。</p>

在现代,凡是吴道子的真迹就没有低于八位数字的。</p>

而面前这幅《钟馗图》就连陆飞都不敢给出价位,因为在陆飞眼中,它是无价之宝。</p>

吴道子绢本设色巨幅画像,就连故博,国博都有不起。</p>

宝岛故博倒是有一副小尺度的钟馗像,可惜那副是残的,自己这幅可以说是迄今为止吴道子绢本真迹最牛逼的一副了。</p>

这幅画将会成为继唐英掐丝珐琅彩每瓶后自己的第二件藏品,永远都不会出手。(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