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吕布飘了,袁术握不动刀了(2 / 2)

曹操与陆羽几乎是下意识的脱口…</p>

踏踏…夏侯惇却是大踏步走了进来。“大哥…十五日前,我率我部弟兄截断了太寿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池塘,万余弟兄连续十余日的担土,如今那里已经形成梯田,具备种植水稻、旱稻的所有条件…且,池塘极大能够覆盖数千亩地,不妨…让陆功曹就在此种植旱稻、水稻如何?”</p>

霍…夏侯惇这是及时雨啊!</p>

曹操的眼眸徒然睁大,荀彧、荀攸、戏志才、夏侯渊、曹洪也惊诧的看着夏侯惇,这目光就仿似在看一个外星人?</p>

啥时候…元让开窍了呀?</p>

他怎么知道…提前去截断水源,制造池塘,担土开垦呢?</p>

这…还是那个熟悉的、执拗的夏侯将军么?</p>

“元让,此言当真?”曹操满面惊异之色,一句话落下,他的语气又加重了几分。“这可关乎兖州、徐州数百万军民的口粮,可不能开玩笑啊!”</p>

“我哪敢跟大哥开玩笑呢?”</p>

夏侯惇摆摆手,紧接着,他的眼眸望向陆羽。“陆功曹早在许久之前就跟我提及想要推广这稻田,只不过需要截断河流,形成池塘,要做到这一步少说也得万余人十数日的工期,可后来想想,陆功曹做什么必有缘由…这不,我就带人把这池塘给造出来了,哈哈哈…想不到,大哥这边正等着用呢!”</p>

此言一出…</p>

曹操豁然而起,哈哈…哈哈哈…</p>

原本的愁容满面顷刻间变得晴空万里。</p>

“好啊,好啊…”</p>

“若然八月能收获稻谷,那陆功曹与元让均是第一功!”</p>

闻言,夏侯惇挠挠头,他其实不为啥功劳,只为一条——知恩图报。</p>

你特娘的陆羽背着我,分发给我弟兄们家眷抚恤金,那我夏侯惇就背着你,把这水给截断,把这池塘给围起来,这就是夏侯惇眼里的知恩图报。</p>

呼…</p>

夏侯惇的出现,属实让陆羽长长的呼出口气,这点儿真的是出乎意料了。</p>

别看夏侯惇平日里暴躁脾气,大大咧咧,又是个常败将军,可…在这大是大非上是真的能拎得清!</p>

点赞,陆羽都忍不住为夏侯惇点个赞!</p>

不等陆羽感慨,曹操已经发号施令。</p>

“传令下去,着令陈留附近郡县发动农户,于太寿水池塘附近种植稻田,凡是响应声援的农户三年内减收一成田税…除此之外,各郡县寻找合适水流,截断成湖,整个兖州、徐州大力推广水稻种植!这件事儿,由文若、元让统筹负责!”</p>

“荀某领命!”</p>

“末将领命!”</p>

荀彧与夏侯惇均站起身来拱手领命…</p>

听到曹操的这个安排,陆羽颔首点头。</p>

很好,灰常好,夏侯惇有兵,且有截段河流形成水池的经验,荀彧有脑子…他们配合,这旱稻、水稻的推广必定会一帆风顺!</p>

不出意料,八月应该能迎来丰收…</p>

只是,在丰收前,就委屈军民们先凑合着过吧…何况,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蝗虫大概率成不了灾了。</p>

这也意味着,他们不会因为大量聚集而释放出挥发性化合物“苯乙腈”,更不会在遭遇攻击时,将“苯乙腈”转化为剧毒化合物“氢氰酸”…</p>

总而言之,全民捕蝗…既缓解了粮荒,又遏制了蝗灾,这一步棋走的很对!</p>

说起来…大旱之下小麦铁定要绝收,蝗虫吃小麦,人类吃蝗虫,是不是可以约等于人类吃小麦了呢?保不齐…营养价值还更高呢!</p>

粮食的问题算是解决了…</p>

曹操再度坐回自己的座位上,他长长的呼出口气…像是心头的一块大石头轰然落地。</p>

当然了,也得亏是羽儿的提议,才让他如此放心…换个人要提议去围湖造田,推广水稻,保不齐曹操连搭理都不会搭理!</p>

</p>

那么…</p>

接下来,这会议,就到了下一个问题!</p>

曹操朝戏志才使了个眼色,戏志才站起身来,朗声道:“诸位,根据斥候来报,吕布带着残兵已经抵达徐州境内…”</p>

“而看他的样子要么是去投下邳城的刘备,要么是去投南阳的袁术…”</p>

戏志才一句话讲到这里…</p>

陆羽下意识的开口。“是刘备…”</p>

这是下意识的开口,陆羽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竟把这三个字脱口而出。</p>

而此时,所有人的目光均望向了他这边。</p>

“陆功曹?何以见得就是刘备呢?”戏志才主动问道:“明明袁术的实力更强,也更缺乏一个统军的将军!我若是吕布该选择袁术啊!”</p>

吕布投谁,这个问题其实很重要!</p>

这甚至关乎未来曹军的战略规划!</p>

只是…</p>

陆羽眼珠子眨巴了下,他本意不想在这种军事会议上表现的太过突出,可方才的回答…几乎是条件反射!</p>

陆羽也是醉了…</p>

“咳咳…”轻咳一声,陆羽索性站起身来。“我曾听过往的商贾提到过,吕布曾经是投靠过袁术的,此番他必定不会吃回头草。”</p>

唔?这下,不少人惊异了!</p>

在场的所有人也同样关心着天下局势,可鲜有人知道,吕布曾投过袁术。</p>

事实上…</p>

吕布不止投过袁术,他在长安城中了贾诩的计略,被李傕、郭汜打败后,第一个去投靠的便是袁术,其后才是张杨、袁绍。</p>

只不过,因为投靠袁术时,吕布在南阳待得时间很短,且又颇为隐秘…</p>

双方最后也闹得不欢而散,故而,很少有人知晓。</p>

“若非那商贾的话,我也不知晓…只是后来想想,倒也合乎情理…”</p>

陆羽细细的讲述起来。“吕布败逃长安时,天下势力无外乎三股,李傕郭汜的西凉军、冀州的袁绍、南阳的袁术…吕布就是从西凉军那边出来,只能从袁绍、袁术中进行选择!”</p>

“吕布是一个极端的利驭主义者,他要追求的是尽可能高的权利,袁术是袁家嫡子,且手握玉玺,在吕布看来或许未来能荣登九五,故而首先去投靠他便是情理之中…只是…”</p>

讲到这儿,陆羽故意卖了个关子。</p>

“只是什么?”戏志才连忙催促道:“陆功曹就别卖关子?咱们这边都洗耳恭听了!可…为何吕布投袁术这件事,没有露出一点风声呢?”</p>

“这很好理解…”陆羽不假思索。“因为,吕布很狂妄,袁术也并非善茬,他们的性格决定,他们是不可能走到一起的!”</p>

“据那商贾所言,最开始时,袁术是盛情款待,最后时,双方却是剑拔弩张,他们俩…一个不想让人知道自己曾委身对手,另外一个也想遮掩,一名虎将归而复弃的事实…故而,这一桩事除了少数南阳的商贾外鲜有人知!”</p>

说归这么说…</p>

事实上…这么讳莫如深的事儿,别说是南阳的商贾了,就是袁术麾下很多将士也不知道。</p>

陆羽知道,是因为书上是这么讲的。</p>

而袁术与吕布不合的直接原因,更是扯蛋至极!</p>

说白了,就是吕布飘了,他以为袁术握不动刀了!</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