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于朱棣的不谋而合(2 / 2)

这事儿是得好生谢谢老朱的,老朱这一支持,妇女也终于可像男人一样大大方方治疗自己的病症。</p>

以前,这些病症虽并非见不得人,但当着男医者总是不好意思说出口。</p>

听陈恪说完,老朱冷哼一声,放下手中的折子,道:“哼,一群无事生非的东西,咱没把医学院设于国子监就已经不错了。”</p>

当然,这只是玩玩笑,若真这样做了,那可是要把天下士子得罪光的。</p>

士子皆得罪,皇帝便真的是孤家寡人了。</p>

老朱抱怨之言出口,陈恪倒笑的开心。</p>

老朱书读的少,对那些一天只知无病呻吟的儒生很是看不上眼。</p>

说着,老朱起身,活动了一下腿脚,陈恪也只得跟随起身。</p>

老朱都起身了,他坐着也不甚合适。</p>

突然,老朱开口问道:“你对北元鞑子的骑兵可有克敌之术?”</p>

老朱打过的仗比陈恪吃过的饭,突然问陈恪这个问题,多少是有考量之意存在。</p>

想了想,陈恪这才回道:“地形,军阵...这都是有效的对付骑兵的方式,但在北地,属一马平川之所,此地形很难对骑兵形成阻挡,唯一所能制敌的也就只有军阵了,而军阵御敌最有效办法,便是长矛,前排执盾,后排以长矛直插马腹,骑兵马与人本就为一体,马伤人自会亡命。</p>

但为克此阵,北元鞑子若全副武装马匹,其如此军阵的优势就很难发挥出来了,臣觉着火器当属克骑兵的最为上乘之法,这火器不仅可对骑兵还可对步兵。</p>

因而臣以为,若想以火器克敌,不仅仅是要把火器编于各卫所形成其附庸,而是要大规模发展,使之独立成战,独立列阵。</p>

当然,兵丁只需把火器训练好,战场如何应用,是需指挥主官衡量作战的,与其他兵种配合的,并不可觉着火器可对付骑兵,把火器拉出就能万事大吉的。”</p>

各兵种协同作战,才是取胜的关键。</p>

紧接着,陈恪又道:“臣以为,千百年后战场将会是火器这种热兵器的天下,到时,火器飞速发展,骑兵完全不可与之抗衡,交战的双方只能以火器为主相对战。</p>

而火器对战,其取胜关键除了本身的战术布局之外,还会是火器先进之程度的比拼,射程甚至是连发这都是取胜之关键,所以逼着双方不得不在精进火器上下功夫,学无止境,火器这东西也是无止境的,随着不断精进,怕是会有意想不到之收获的,到时...”</p>

天上有飞机,水上有轮船,水下有舰艇,陆上会有大炮。</p>

陈恪本想说这些的,但话到嘴边,还是咽下去了,有些话能说,有些话是不好说的。</p>

说了这些,老朱非但听不懂,还以为他是在放空炮。</p>

只会把前面本听进去的东西也一并都摈弃了。</p>

老朱正当陈恪说下去,陈恪突然戛然而止,老朱当即问道:“到时什么...”</p>

若能说的话,之前就说了,完全不会说到一半就停止。</p>

陈恪嘿嘿一笑,回道:“臣突然忘记该说什么了。”</p>

老朱锐利的眼神一直盯着陈恪。</p>

到底是真忘记还是假忘记,这事儿怕是不好说吧?</p>

老朱在陈恪的身上盯了半晌后,把桌上的一道折子翻找出,转身递与陈恪。</p>

既是老朱给的,陈恪也就不客气了。</p>

折子是朱棣的。</p>

既是以折子的方式呈交老朱,那是就只能是以君臣的口吻。</p>

大致瞅过,陈恪也终发现老朱为何要询问他这些了。</p>

朱棣在折子中除却军将大学堂训练出的那些学员在担任百户的这数月以来于军中所取了不小的变化,要抽调自己军中的百户于军将大学堂训练外的另一个事情,便就是针对对付骑兵之法训练专攻火器之铁军。</p>

兵仗局所产的火器,各卫所已用一段时间了,善变之人是会想着如何以这种优于当下火器这么多的东西来对付骑兵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