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逐渐明朗(2 / 2)

朱标的宽仁深入人心,直接推朱允炆倒也会有人信服的。</p>

但关键在于,朱标不过只是太子,并未即位。</p>

老朱要选继承人,最先考虑的是儿子。</p>

朱允炆这个孙子是很不占优势的。</p>

优势既不大,那就要费一番心思了。</p>

不过,在做之前还得率先确定一下消息才行。</p>

很快,周德兴寻到了李德喜。</p>

自消息放出,很多大都曾找李德喜打听老朱选继承人的心思。</p>

不管使谁问,李德喜哼哼哈哈的,没承认也没否认。</p>

若是给一个明确答案,反倒没那么大的可信度了。</p>

越是这般亨哼啊哈哈,便也会越让人觉着传言怕是真的。</p>

在得到李德喜哼哼哈哈的回答后,周德兴心底也有答案了。</p>

之后也不耽搁,直接便开始为推举朱允炆做准备了。</p>

朱允炆性子与朱标相近,重文轻武,在文臣那里的分量自是不弱。</p>

这些人也就是朱允炆最得力的支持者了。</p>

***</p>

当天晚上,老朱收到各方动静的同时,也收到了周德兴以及不少文臣推举朱允炆的联名折子。</p>

折子上的内容洋洋洒洒,把朱允炆的品质表述了一大堆。</p>

对周德兴的出头,老朱是没想到的,更没想到的一点儿是,周德兴支持的人竟会是朱允炆。</p>

朱允炆好书文,文臣支持倒也情有可原。</p>

可朱允炆母族并非武将,怎么样周德兴都不应站在朱允炆这边的。</p>

至于还有份支持年长几个藩王,如秦王晋王燕王周王,以及朱允熥的。</p>

这都在可接受范围之内。</p>

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谁支持谁那都是有首先要附和自己的立场以及利益。</p>

当皇帝的把几方利益调节好了就成。</p>

自然,要调节便要清楚谁是哪方利益才行,周德兴一个武将站在了文臣堆,自是有些脱离常理了。</p>

“周德兴?他倒是让咱刮目相看。”老朱冷哼。</p>

周德兴跳出来,总好过是他儿子们好。</p>

“给咱着重查周德兴,咱倒要看看他背着咱玩什么猫腻。”老朱吩咐。</p>

有了合适的人选,自然也就很好查找了。</p>

不到一日功夫,毛骧便为老朱汇去了情况。</p>

“陛下,太子妃娘娘亲族吕方时长与江夏侯在茶肆闲聊,另外,东宫宫女也会被隔三差五送入江夏侯府。”</p>

“什么?”老朱大惊一声。</p>

他怎么都没想到,周德兴竟会与吕氏勾连至此,而且还是以如此方式勾连。</p>

既是他与吕氏勾连,那一切都解释的通了。</p>

只有吕氏与朱雄英才更有敌对。</p>

也只有吕氏才会有直接刺杀朱雄英的必要。</p>

以前的时候,也并不是没怀疑到吕氏。</p>

只是觉吕氏没有母族力量,不足以做成此事。</p>

看来,真不能小看任何人。</p>

没有母族力量,人家可以想其他办法为自己增添筹码。</p>

很明显,这个筹码还不算太小。</p>

一个侯爵,尤其是一个曾领过兵的,手下良将肯定是不会少的,稍微弄出一个便可成就大事。</p>

毛骧没再说话,只听着老朱的下一步指示。</p>

老朱脾气虽不好,却并非冒进之人,遇到事情绝不会贸然行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