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时间(2 / 2)

挑灯看剑 海东青 0 字 2021-08-28

然而如果他在这样的一个节骨眼上,在归国之后,向大金国天子递上,却不是继续请战的文书,而是意欲与宋国近乎约定和谈的条陈,那这些将士们会怎么看?!

如果他所罗列的与宋国和谈的条款,却又会给人一种大金国近乎于向南国宋室认输服软的感觉,甚至于不惜要送还宋国的钦宗皇帝,甚至于要拱手让出大河以北的千里河山,那朝堂之上的群臣会怎么看?!军中所有的将士会怎么看?!甚至所有的女真族人,又会怎么看?!

他们不会理解自己的苦心的!

他们只会觉得,自己是被这一场仗打寒了心,打掉了胆,打掉了所有的勇气与壮志!

他们会觉得金兀术已经不再是他们心目中的那个勇士,那个英雄,因为他已经老得居然会被自己心目占所瞧不起的宋人吓破了胆!

甚至于朝中那些老成持重,原本也一直存着与宋室议和的心思的老臣们,也绝不敢在这样的关头里,再跳出来支持自己的意见,反倒是很可能会急着跟自己划清界限,毕竟在现下的大金朝堂之中,女真人身体里奔流着的那种充满野性的血液还未曾完全冷却,没有一个女真人,会承认自己会在战斗中,输给生存于这片大地之上的任何一个种族,不管它是白山黑水间的猛兽,还是那些看起来强大的辽人或是宋人。

金兀术一念及此,嘴角不由得泛起了一丝苦笑。

在那个瞬间,不知如何,他的心里忽然想起了南国宋室那个一直以来,都被他深深瞧不起的宋国丞相的名字。

秦桧?!

卖国贼?!

不!

金兀术轻轻一叹。

自己连秦桧都不如!

秦桧至少立朝当国十余年来,从头至尾,都是持着他的那套论调。

现下大宋朝堂之上大小官员,倒是有一大半是由于赞同于他的理论,从而援引得官,纵然现下这位南国天子有着雷霆万钧的手段,那些原本依附于秦桧之辈,不免也会知所抉择,然则他们这些年来终究始终是说着与秦桧同样的话语的,是以纵然现下疏远秦桧,却只怕也难以做出落井下石的举动,毕竟这样的举动对于他们而言,实不啻于自打嘴巴。

而他自己呢?!

真正若是他抛出了这样的一个与宋室和谈的方案,只怕在女真朝堂之内,所有人都会争着要跟他划清界限,然后唾骂他这个被宋人一战吓破了胆的懦夫!

毕竟无论是年轻一辈的贵族或是开国之际的老臣,对于宋室的态度在能取则取这一点上面,是有着一致共识的。差别只在于年轻一代急于求成,而那些开国老臣则多持老成谋国之见,意欲徐图进取罢了。

他自己在此次伐宋之役之前,虽然认为现下女真大金已然扩张得太快,应该是埋稳根基,扎好基础的时候,然而却也还是希望能够在这场战争之中以胜求和,为今后的女真大军,争取到一个席卷天下的最有利的局势。

甚至于在踏入这山谷,陷入于宋国军队的包围之前,他还在盘算着若是生擒了这位宋国君王,应该开出一个什么样的条件,才能确立起今后女真大金对于南国宋室长久的战略优势!

现在的他们吞不下宋国,但几年之后,十几年之后,或许却是可以!

是以他可以很清楚地知道,那些朝中各大臣们,在看到自己这个条陈之后的反应。

所以他能很清楚地猜想到,那些朝中的新老大臣们,看到自己这样一个条陈之后所应该具有的反应。

甚至于他自己,在未曾确切得知那战场之上的宋国监军将军,就是南国宋室的天子皇帝的时候,看到有哪个间关百战的大将元帅,来向大金皇帝提出这样的建议,也会觉得这个家伙是疯掉了!

他之所以敢向赵匡胤提出这样的条件,自然不会是觉得是以自己的一人之力可以左右得了整个女真朝堂的局势。

只是他认为若是自己的实力未损,归国之后仍能保得住自己的声望地位,那勋旧一党自然也便都要仰仗于他这个军中最具实力的大帅,他也便可以去说服那位主掌朝中大权的完颜昌,来以整个老一辈开国朝臣的能力,推动这个和谈计划的通过。

然而若不是赵匡胤的一语提醒,他也确实忽略了,现下自己乍逢新败的节骨眼上,却实在不是提出这样一个计划的合适时机,而作为军中勇士象征的自己,却更不可能是提出这样一个计划的人选。

如果时间允许,或许这些问题也都还未必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法。

然而……

金兀术看了看站在他面前,脸上兀自含着一丝高深莫测的微笑的赵匡胤,心里暗暗地叹了口气。

然而自己现在还有时间么?

女真大金还有时间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