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圈套(1 / 2)

挑灯看剑 海东青 0 字 2021-08-28

 且不说以金兀术的谨慎小心,滴心不漏,自己若再一次亲自过问轮岗巡防人员的安排,只怕必然要惹起他的猜疑防范,就算是自己可以瞒过任何人再度摸进辛弃疾的大帐,可是自己又怎么能确定,在那个时候,不会正撞上金兀术也在那里。

毕竟他们都自明白金兀术并非一味莽撞之辈,虽说摆了一副已然打定主意要与宋军拼死一战的架势,甚至说要将辛弃疾帐前祭旗,但无论是他还是辛弃疾,都自明白,这不过是故作姿态而已,不管如何,金兀术必然还是会亲身前来,摸一摸辛弃疾的底牌。

他那日赶在辛弃疾被拘的当夜,便自漏夜前往,就是因为知道金兀术不会在宋使面前表露出自己的焦灼着急之态,是以无论事情到了何等紧张的地步,他也不会在当夜便亲身前往会见辛弃疾,然而过了那个夜晚,那可就难说了。

纵然金兀术是再过自负的人,却也应当明白沙场终归不是儿戏,在现下这样的情势之下,纵然再过厉害的兵法大家,也不得不承认和谈必然也应当是选项之一,甚至应当是最为理智的选项之一。

金兀术前去会晤宋使,都是公然而行,毫无掩饰,他也曾试过相机在帐外巡防守护的队伍之中轮流安插耳目,以求能听得只鳞片爪,然而却终是一无所获,到现在为止,他也不知道金兀术跟宋使之间到底谈了些什么。

原本他还一直宽慰自己,金兀术决不可能屈己求和,他之所以多次前往盘查辛弃疾,只不过是因着在现下宋军出没无常,让人捉不到踪迹的时候,辛弃疾反倒成了最有可能让他摸得着宋军一些蛛丝马迹的突破口,却没想到,听金兀术的口风,他们竟似乎对和谈之盟谈得很多,谈得很深。

其实自从刚刚听到金兀术将辛弃疾给放了,他就觉得事情有些不对了。

毕竟若是金兀术决意一战的话,那最应该做事情就应当是如他当日所言,将辛弃疾押到军前,公然枭首祭旗。

毕竟无论宋军方面有着多少的盘算,在这等以胜求和的形势之下使臣被斩,那无论如何也是必须要拼死复仇的。

如此一来,倒也可能将宋军由暗处逼到明处。

而帐下的那些将领军士虽然必然对金兀术此举大为不满,然则在即定的事实面前,在宋军马上便要抵达的森然刀枪面前,哪怕是出于惯性与保命的需求,他们也必然会选择暂时先团结在金兀术周围,拼死一战。

自己昔日与辛弃疾也已然谈到了这个问题,当时自己两人还曾针对这一点设下定计,到时由自己以监军副帅的身分出面,劝谏金兀术务必为了这数十万女真子民的性命计,要多加三思,若换在平时,军令如山,自己此举必是难以奏效,甚至可以说是换了忌讳,然而在现下这等形势之下,他们都料定只要完颜雍登高一呼,则帐下诸将乃至寻常军士,必然是从者云集,毕竟这样一刀下去,断绝的不是辛弃疾的一条命,更是所有将领军士的求和之心,求生之念。

纵是金兀术再过大权独揽,乾纲独断,在那等形势之下,只怕也不得不屈从于如此为数众多的反对声浪,而到时自己便可以以监军副帅的身份出面,与辛弃疾缔结和议之盟。

经此一来,金兀术在军中声望势必受损甚巨,也必无颜出面与宋使和谈,而自己在这种时候替代金兀术出头主持和谈之议,非但没有僭越之嫌,反是体谅自己这位四王叔,在面子上可以做到漂亮之极。

更何况,自己能临急出头,阻住金兀术的乱命,又可以与辛弃疾好好唱出一幕双簧,让他故意当众提出尽多不合理的要求,再由自己软硬交加,逐一辩驳,最终达成那不损女真铁骑半条人命,只留下半数军械战马的和约,则立时便可成为这些原本便一意求生的女真军士眼中的万家生佛,势必得到他们的尊崇爱戴。

此消彼长之下,要接管这一支军队,亦是顺理成章之义了。

只可惜,金兀术居然就这么将辛弃疾给放了?!

他原先还自是存定了金兀术必是想借机探察宋军虚实,以求一战的心思,是以先前还能强自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