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大局(2 / 2)

挑灯看剑 海东青 0 字 2021-08-28

秦桧哑然失笑,缓缓摇头:“自然不是!”

“若依老夫看,契丹之辽积弊本深,女真金人承袭辽国之制,能有今时今日之规模,已属侥幸。斯后胡族政权,若仍无法解决他们所面对的最大的矛盾,纵能偷天之幸,一时踏马中原,混一宇内,也必然不过百年便要被逐出关外,甚至面临亡家灭族之祸!。”

包大仁满脸诧异之色,一时间不由得对这个遗臭万年的大宋权相,心下也生出了一丝佩服。

虽然他还不是完全明白秦桧的话中之意,但却没有人比他更确定秦桧的预言是何等的准确。

他微吁了口气,惑道:“秦相口中所言的最大的矛盾,不知是指……”

秦桧轻轻一叹:“胡人原本茹毛饮血,聚族而居,过的是荒蛮却充满生气的生活。然而一旦定都立国,他们身为掌执国柄的部族,势必马上要面对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他们无敌于天下的弓马刀兵,是草原荒漠的天高地阔锻就出来的,一旦沾染了都市里的花红酒绿,纸醉金迷,不用一两代人的时间,那些铁骑战士的后代,只怕就连马也爬不上去了。”

他看向包大仁:“辽人立国,分南北院治政,将汉胡分治,意图借此维持关外各胡族的战斗力。然则辽国终究是契丹人的政权,契丹族人高高在上,自不能再过茹毛饮血的日子,契丹本族骑兵不过百年,便自腐朽不堪,关外各族却是保持着犀利的战队,蠢蠢欲动,此消彼长之下,辽为女真所代,亦不为奇。”

他微微一笑:“女真人较诸辽人更为不堪,即在汉地推行‘猛安谋克制’,又在胡地仿辽制建立集权军政制度,以君王代酋长,却仍守原部落兄终弟及继承之制,只怕祸乱便在眼前。纵然一时不为本朝所灭,只怕不久之后亦必覆亡于关外胡族之手。”

包大仁默然半晌,苦笑道:“秦相洞察世事,烛照如神,下官由衷佩服。”

秦喜微微一愕,旋而脸上绽出一丝微笑。

他心下虽对这位义父敬畏若神,但在他听来,秦桧所言颇为新鲜,但却也不敢尽信。

毕竟眼下南宋小朝廷上下,尚未从十余年前那场噩梦中回过神来,女真人骑兵的凶蛮强横仍然是他们午夜梦回时心中最大的恐惧,若说眼下正如日中天的大金威机重重,数十年内便将烟消云散,哪怕是他这个父父口中说出的,他也不是很敢相信。

是以他并不明白包大仁的诧异,在他看来,包大仁对于秦桧所表现出的佩服,不外是是一种曲折表现的献谄示好。

他转向包大仁,正欲言语,耳边却听得包在仁忽尔开口问道:“既然秦相对于当前大局洞明烛照,又怎会一意阻止本朝北伐,反是力主议和,让女真金人占尽便宜,实在令包某费煞思量!”

堂中气氛蓦地一滞。

秦喜望向双目炯炯,再无半分猥琐神色的包大仁,不由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如此问话,几不啻于直指秦桧事金卖国。

自那日天子官家朝堂之上驱逐金使以来,无论品秩多高的官员,在秦桧面前都自小心翼翼,无人敢当面提及关于宋金议和的半个字。

这个包大仁,看起来确是有些原先隐藏得很深的地方。

还是义父厉害,自己竟险些被他瞒过去了。

秦桧轻轻一笑,却是丝毫不以为忤,缓缓说道:“包大人博闻强记,可还记得本朝开国太祖曾言:‘契丹数入寇边,我以二十匹绢购一契丹人首,其精兵不过十万人,止费二百万绢,则敌尽矣。’而今本朝物富民丰,国帑银帛,车载斗量,一派盛世气象,本来应当早已平灭契丹,一统天下,然则太祖之后,本朝百年来与契丹作战,竟是屡战屡败,几无一致胜之机,包大人却以为这又是为何?”

包大仁皱眉苦笑,不知为何,他在这相府内堂之中,偏偏总觉得有人窥视一般,从心里有一股阴寒之感不断冒出来,哪怕心神为秦桧话语所吸引之时,依然是极有坐立不宁之感,是以才不惜略略出言顶撞,只盼秦桧一怒之下,将自己扫地出门,希望能早一刻了结这场鸿门宴,只是眼下秦桧却不但是不动声色,更自借此另引出了一个新话题,眼看又是长篇大论,自己此次看来是作茧自缚了。

不过细想想也是,秦桧的城府何等之深,又岂是如此容易被自己激怒得了的。

他只好长叹一声,拱手道:“下官不知其中奥妙,且请秦相开示。”

秦桧肃容,缓缓说道:“一切皆因人心有私、朝中有党!”

-----------------------------------------------------------

在人类社会里,他是活人无数的正义天使;在妖魔鬼怪的眼中,他是最为卑鄙无耻的可怕恶魔,他可以把虔诚圣洁的修女萝莉收为饥渴的奴隶,他可以将阅人无数的狐媚熟女熟女成圣洁的公主,他的故事,比你想像地更黑暗……

推荐张大牛新长出来的神作《妖魔军火商》

/a/frontbookdo?bookid=8159&thod=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