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安平大君(1 / 2)

大明正统 露尘 0 字 2021-12-30

 金宗瑞听了脸色一变,心中暗骂:“这个时候叫老夫去到李瑈大营,不正好让他拿老夫的人头来祭旗么?”</p>

“怎么?右议政有难处?”见他默然不语,李珦问道。</p>

“老臣与首阳大君之间不睦,”金宗瑞说道:“去他那里怕他会公报私仇!”</p>

这句话倒是实话,李珦沉吟良久,“以孤的身子是难以跋涉去开城的,还是右议政推荐一个人去传达孤的旨意吧!”</p>

金宗瑞沉默片刻,“安平大君在朝中素有威望,可使他去见首阳大君,劝其罢兵。”</p>

“嗯,”李珦颔首道:“那右议政就亲自去一趟,劝说他去首阳大君的军营吧!”见他有迟疑之意,“右议政还有什么难处?”</p>

金宗瑞无奈,“老臣遵旨!”</p>

......</p>

汉阳南湖建有一座庭院,安平大君李瑢便居于此处,里面藏书万卷,李瑢广招各路文人雅士来此吟诗作赋,和他们张灯夜话,乘月在湖上泛舟,或占联,或博弈,丝竹不绝,崇饮醉谑,一时名儒无不缔交。这李瑢便有了“好士”之名。</p>

金宗瑞与这位安平大君并无深交,对能否说动他并无把握,便将李贤老带在身边,同时也带上了海东君与杨牧云。</p>

马车出了汉阳后一路向南。</p>

杨牧云从窗外看去,前方出现了一大片湖沼。其时已是初春,沿湖绿树环绕,鲜花绽放,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p>

</p>

“安平大君便住在这里么?”杨牧云叹道:“看来他必是一文人雅士。”</p>

“杨公子说对了,”李贤老笑道:“安平大君号琅玕居士,其才华横溢,尤善长于诗文,书法奇绝,为我朝鲜国内第一,又善画图、琴瑟之技,其诗、书、画被誉为三绝。”</p>

“哦?”杨牧云目露异色,“能得此赞誉,这安平大君也是一奇人了。”</p>

“杨公子如果见识到他,也会为其折服的,”李贤老继续道:“安平大君的书法模仿的是前元书法家赵孟頫的松雪体,写在纸上凛凛有飞动意。由于书法出色,故先王世宗的英陵碑文便由他书丹。他不仅在我朝鲜国内享有盛名,其文彩还被大明士人称赞。景泰元年的时候,大明翰林侍讲倪谦来我朝鲜宣读王上的登极诏书,偶然看到安平大君的字迹,曾大为惊叹,亲自登门拜访,当面称赞其书法水平超过大明书法家陈谦,说其真得松雪翁之三昧者也,临行时还带走了安平大君的数十幅书法作品。”</p>

听了他这番述说,杨牧云心生向往,“如此人物,倒要好好见识一下。”</p>

这时同坐在马车内金宗瑞开口说道:“此类文人多性格怪癖,不知能否请的动他。”</p>

“主公是奉王旨而来,”李贤老说道:“安平大君敢不效力?”</p>

“王上是在给老夫出了一难题啊!”金宗瑞苦笑,“要么请动安平大君说服首阳大君退兵,要么老夫亲赴首阳大君的军营。”</p>

“主公是不能亲自去那里的,”李贤老道:“安平大君与首阳大君乃是亲兄弟,他们之间总好说话些。”</p>

“希望如此,”金宗瑞道:“但老夫与这安平大君并无深交,能否说动他并无把握。”</p>

“事在人为,”李贤老道:“主公的一片诚心定会感动安平大君的。”</p>

说话间,马车在湖边的一幢庭院前停下了。</p>

杨牧云随金宗瑞等人下了马车,抬眼看了看庭院的牌匾,上书“梅竹轩”三个大字,字体饱满遒劲,果然有赵孟頫之风。</p>

敲开庭院大门,一位老者将他们迎了进来。</p>

“当朝右议政金大人求见安平大君。”李贤老开口向那老者说道。</p>

老者的神色并不如何惊异,只是淡淡的说了句,“大君正在沐浴更衣,诸位请稍待。”便自行去了,把他们晾在了会客厅里。</p>

海东君眉峰一皱,“这安平大君也真狂的可以,连右议政大人亲自前来都如此托大,待小人将他带到这里。”</p>

“不可莽撞!”金宗瑞斥道:“安平大君乃是王室宗亲,怎可如此无礼?老夫在这里等着便了。”</p>

枯燥无聊,杨牧云便站起自行欣赏起厅中悬挂的字画。一幅梦游桃源图引起了他的注意,上面所画山水气势磅礴,非一般意境,让人观之犹如置身其中,上提跋“岁丁卯四月二十日夜,余方就枕,精神遽栩,睡之熟也。梦亦至焉。忽与仁叟至一山下层峦深壑......有桃花数十株......一人山冠野服长揖而谓余曰:“从此经以北入谷则桃源也!”</p>

“杨公子也对字画有研究吗?”李贤老起身问道。</p>

“略懂。”杨牧云微微一笑。</p>

“此画意境非凡,安平大君竟让人挂于此处!可见其佳品多矣!”</p>

“画是不错,只是并非安平大君所作!”</p>

“哦?何以见得?”</p>

“题跋是安平大君所书不错,只是工笔并非出自一人之手,细看还是能看得出来的。”</p>

“佩服佩服,”李贤老朝他拱拱手,“没想到杨公子年纪轻轻,还是一位鉴赏书画的大家,听君一番话,李某受益良多啊!”</p>

“李先生过奖,我不过随便说说,先生姑妄听之便了。”</p>

正在这时,那位老者进来说道:“让诸位久等,大君已在澹澹亭恭候诸位,请随我来!”</p>

老者领着他们出了客厅,沿着湖边长廊而行,行了一会儿,便听到一阵琴瑟之音隔着湖面飘了过来。</p>

杨牧云放眼望去,之见长廊的尽头连接着一座木桥,木桥通向湖心的一个小岛,小岛上有一座八角亭,隐隐约约的可以看见有人在亭内抚琴。</p>

此种场景让杨牧云想起了四年前在湖州城与锦衣卫百户何启秀第一次见面时是何等的相似。那也是在春天,不过湖州的春天比之朝鲜汉阳要温暖得多。池塘中满是荷叶,何启秀在池中凉亭抚琴候他前来。自那时起,他的人生便彻底改变,由一默默无闻的秀才一跃而成为朝廷命官,前后得到两任皇帝的青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