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 朝廷商议、腾笼换鸟(2 / 2)

到时候无论对错,来一波“乱民”就对了,正所谓“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不把这些暗地里的钉子扫干净,说“掌控江南”纯粹扯淡。</p>

“金陵卫扩军......”永正帝一下子皱起了眉头。</p>

“陛下,卫指挥使现在尚未完成兵力补充,扩军之事还不急,待他补充完成、彻底站稳脚跟之后再说不迟。”兵部尚书王枫及时顶缸。</p>

“爱卿所言有理。”永正帝满意的点了点头,毕竟现在江南正乱着,不让下面人扩军平乱的话不能他来说,那就需要有人顶雷了。</p>

“陛下圣明!”牛继宗也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被拒绝后也没啥不舒服的,果断退一步讲条件,“只是如今各地乱民充斥,让一支精兵困在一地太过浪费。</p>

微臣的意见,不如给卫旭一道调令,允许他在江南之地扫荡,尽可能多的平定地方,至于立功的问题,不妨等战后再讨论。”</p>

“善!”永正帝先是看了看一帮文官,待他们全都没提意见才点头答应。</p>

“陛下,如今民乱猖獗,戕害地方,官民多有受难,不若允许一部分在乡士绅组织民壮自守,就是不能平定民乱,也能防止他们裹挟百姓。”刑部尚书罗先开口说道。</p>

“陛下,如今民乱猖獗,大军开拔平乱费用颇大,户部如今已经没多少银两,若是能让士绅自守,好歹也能节约一部分。”户部尚书江兴补了一刀。</p>

“嗯?”永正帝没有一皱,总觉得哪里不对,可是两个尚书说的也很有道理,一时间犹豫不决。</p>

“陛下,如此大事不是一时半刻能够决定的,不如考虑一番再说。”石光珠躬身说道,顺便掩饰了低头时脸上的古怪表情。</p>

几乎和他一样,武勋方面在御书房的所有人都低下了头,却无一人提出反对意见,唯一面露难色的冯唐,也被柳芳拉住了。</p>

“石爱卿所言有理。”永正帝点了点头,众人又商议了一部分事务之后,他就示意所有人退下。</p>

“陛下,何必如此苦恼,天下之事不是一天能够解决的,就是这江南民乱,虽说声势浩大,却也不过是一时之患,依靠陛下洪福,将士用命,何愁战事不平?</p>

更何况,今日里妾身听几位爱卿所言,其实都没有多少紧张的意思,反倒是更怕陛下龙威。”徐皇后从后室出来,放下一杯参汤笑道。</p>

“朕又何尝不知?江南民乱虽大,左右不过是一年半载罢了,朕等得起。”永正帝无奈的坐在椅子上,任凭皇后帮着按摩太阳穴,“可是平定之后呢?</p>

江南本为天下财税重地,这次民乱之后,怕是三五年时间都缓不过来,收不到银子,很多事情就没法干,若是再碰上天灾,朕又该如何处理?再来一次民乱吗?”</p>

“这——”徐皇后苦笑着停下了按摩,“妾身也说不上来,不过,正所谓‘船到桥头自然直’,以后的事情,就只能以后再说了。”</p>

“罢了,也只好如此。”对此永正帝也没什么办法,“听说承恩公遭了乱民袭击?现在不要紧吧?”</p>

“有劳陛下惦记,父亲虽说受了不小的惊吓,但并无大碍,多亏了手下的奴才肯拼命,挡住了那波乱民,可最后也只有父亲带着几个人跑了出来。</p>

幸好当时大哥因为有事,没有跟着一起,要不然万一有个闪失,妾身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徐皇后心有余悸的说道。</p>

“那就好。”永正帝点了点头,“对了,最后罗爱卿和江爱卿提的建议,梓童以为如何?”</p>

“这——”徐皇后稍微低头,目光不断闪烁,半晌才开口说道,“妾身不敢多言政事,只是随口说说,若是下面的人都有了兵权,恐怕.....”</p>

“嗯?”永正帝不傻,眉头马上皱了起来,“可是将爱卿所言也并无过错,哪怕是乱事很快平息,这国库之中怕是也能饿死老鼠了。”</p>

“若是如此的话,不如给个限定?”徐皇后站在永正帝身后,表情不断变幻,“比如,陛下派出几个可用之人,监督民壮之事?”</p>

“可!”思考良久,永正帝缓缓点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