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八百里钢钳2(2 / 2)

线国安的部队实力只有钦州李元胤的两倍略多,明军的城堡很稳固,李元胤不断派他的两个义弟率军出击,线国安的主力都聚集在钦州城北,对更外围的明军据点无力攻取。

进攻命令同步发给了防城地区的邓耀、大风堡的钦州兵备道周瑾、十万大山里的左江道袁立俊,这些独立的守备队人数都不多,即便是秋收后的动员,可以用于出战的兵也只有几百人,廉州大营希望他们的部队利用对地形的熟悉,袭击线国安的外围阵地。

钦州与廉州两个三角洲平原之间是一片标高几十米的丘陵地带,对行军的影响不大。

李来亨在沿线有一些步兵驻守的据点,顶在最前线的是大风江边的平银堡。那里有明军宿将董方策的800老兵和李来亨的500步兵防守,这支部队的任务是全力掩护主力开进。

钦州和廉州的官道不到100公里,2天后,解围部队陆续开抵大风江左岸。

从平银堡至钦州战场,还有两道岭线,大风江以西,即为线国安的占领区。

大风江的江水宽度约有100至300米不等。渡过大风江不难,周瑾在海口的大风堡聚集了一批架桥器材。

钦廉雷琼地区留守的水师部队一多半汇聚到大风堡,400水师驾着隐藏在左岸支流中的舢板驶入江面,1个加强营抢渡江水,建立桥头堡,工兵部队随即架起一条足以通行6磅炮的浮桥。

广西绿营前锋部队在联军散兵线前溃逃,步兵打开通道后,李来亨投入他的骑兵,向钦州方向冲击,马队扬起漫天的烟尘,远远望去,就像一条长龙。

当天傍晚,落日的夕阳下,闯营的骑士立马于钦州东北7公里的山岭,李来亨的大旗在风中招展。

李元胤在望远镜中看到那面大旗,久久不语。长辈们,高杰、李成栋、李过在中原战场的恩恩怨怨已是过眼云烟,现在,李元胤和李来亨是并肩作战的战友。

第二天清晨,迎着红色的朝霞,闪亮的刺刀纵列从丘陵开出,在极短时间内,沿着钦江左岸,列成6个方阵,多达3000名骑兵沿钦江展开。

阳光照在他们的胸甲、棉甲和扎甲上,银光闪闪。

李来亨的亲卫骑兵全部骑着高头大马,头戴全覆盖的武装盔,面甲已放下,只能看到一片冰冷的眼神。那是一支从黄土高原打到南海边,每人手上都有数百甚至上千条人命的杀神部队。

萧瑟的秋风拂过,军旗发出猎猎的声响。这是守序给所有明军的承诺,守住城池,你们不是孤军奋战。

钦州城以火炮齐射欢迎友军,各堡垒上的100门大炮次第打响,城中响起震天的万岁声。

线国安以最快的速度撤围钦州,在大营中龟缩成一团,敌军阵地在钦州西北,位于钦江和渔洪江之间。

工兵部队在钦州东城搭建浮桥,2天后,全军开抵钦江平原。

决战没有悬念。

琼州旅组成中央战线,展开3个营横队,500米长,另1个营以纵队位于横队之后。

李元胤的部队位于左翼,李来亨的部队位于右翼,全军共有3800名骑兵。

其余各部和部分钦州守军四面攻击敌外围阵地。

占领灵山,切断敌军沿钦江退回横州地区那个支队从背后压过来。

李元胤以50门城防炮支援进攻,野战炮随步兵战线开进。

战斗进行至中午,线国安全军崩溃,满山遍野的鞑靼人向他们仅剩的退路,渔洪江上游向南宁逃窜。

联军占领大营,缴获敌军全部辎重和火炮,然后由李元胤、李元泰、李建捷统一指挥除李来亨骑兵之外的所有明军,向南宁地区追击。

钦州投入了他们所有的力量,除几百人的留守部队,每一个拿得动武器的人都向前线追击。

秋收刚过,敌军的补给通道上,沿路都是粮食。

琼州旅留下灵山支队支援李元胤,其余部队撤回廉州。

下一个目标,玉林。<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