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马队(2 / 2)

数千鞑靼骑兵营造出来的浩大声势在士兵眼中似乎不值一提,预备队官兵以阅兵队形向前开进,旁若无人。

徐定和、虞士恢、安德烈几乎在同时接到不要管侧翼,继续攻击的命令。

一线进攻部队继续推进。

在1000米的距离上,迎着太阳射击的鞑靼炮兵总算找到准星,实心弹在步兵战线上打开1个缺口,造成几人伤亡,此时距离他们试射,差不多已经过去了1小时。

5分钟后,距大多面堡800米,徐定和举起右手:“停止前进!”

相似的命令传遍整条战线,部队停下脚步。

2团拖后的那个营纵队行军以各连左标兵为轴半旋转,填补各连纵向间距,迅速列成面向西南方鞑靼骑兵的横队,保护炮兵和左侧翼。

5个一线步兵营的士兵直直地盯着鞑靼人在大多面堡中安置的大炮,目前的距离进入鞑靼人7,8门炮的有效射程范围,随时随地,一颗实心弹都可能在战线上打出缺口。被打中的士兵要么丧命,要么断腿。

战线略有动摇。

徐定和皱着眉头,冷酷地下令,“收紧队形!”

“是,收紧队形,肘碰肘!”

密集的队形让士兵无法移动脚步,只能挺直胸膛迎接敌人的炮弹。

位于左翼重炮连的炮兵营长下令:“炮兵放列!”

炮车随即停顿,炮手解开前车,调转炮口,列成相邻火炮为8米间距的战斗队形。

如果连中有榴弹炮,通常是加农炮位于右侧,榴弹炮位于左侧,重炮连的榴弹炮这会被调出,不必在意这个队形规定了。

弹药车在火炮后方30米停下,在前车备弹打空前,暂时用不到它们。

炮连中的步兵分散,一部分帮助炮兵搬运弹药,一部分在炮兵阵地外围持枪警戒。

各炮长调整水平射角,对准大多面堡,12磅炮太重,需要步兵帮他转动炮轮。

营参谋测距。

理论上,炮兵是这个时代对数学教育要求最高的兵种。

军校炮兵科开设的课程包括小学算术、布里格斯对数表、平面和立体几何、三角函数、初等代数、力学基础,最后涉及一点微积分。

教材由守序审定,基本上是本天书,炮兵科100多人,全学懂的不超过5个,大部分人只是有个概念。

在步兵和骑兵眼里,炮兵是神秘学。

战场上没时间给军官们建模测算,还是以经验为主,因此实战中的炮兵是门玄学。

营参谋给出读数。

“距离810米,表尺15。”

副炮长根据命令调整螺杆,使表尺上的缺孔、准星和射击目标连成一线。

“各炮装填实心弹。”

1分钟后,漂亮姑娘射出的12磅实心弹飞出炮膛。

火炮后座数米,炮手和帮忙的步兵将沉重的火炮推回原地。

军官们举起望远镜,观察落点。

参谋和炮长继续微调火炮射角。

800米的距离,对鞑军大多面堡这样大的目标,训练中12磅炮命中率在40%至50%,6磅炮略低。

实战没训练高,但命中也不是多大难题。

无须急速射,6磅炮以1分钟1发的射速,12磅炮以3分钟2发的射速,向敌军开炮。

几枚炮弹落在阵地不远处,鞑靼人转移火炮,用主要火力急速射击两翼的2个炮兵连。

以联邦炮兵的能力,实战中射击炮兵连级阵地都是完全看天的行为,鞑靼人的炮看似打得很欢,炮兵却浑不在意,被打中是小概率事件。

鞑靼人仍有部分火炮向步兵横队开火,绵延1公里的战线,偶尔会有命中,在战线上打开缺口,带走几名士兵。

横队纵深浅,实心弹直射伤亡很低,但对士兵神经是极大的考验,收紧队形的残酷命令在战线上此起彼伏。

一枚6磅炮弹飞进鞑军大多面堡。

一路打断1根脖子,3条腿,1支手,最后把一辆两轮推车打得粉碎。

另一枚12磅炮弹击中炮垒墙壁,反弹回来,蹦跳着打塌1门炮的车轮,垮下来的炮管压住炮手的小腿,激起连声惨叫。

炮战持续10分钟,在绿营军阵中引起一阵阵骚动。

耿继茂脸色惨白,他从未见过在炮击中屹立不动的军队,他也从未见对面过这么狠的炮。

“王爷。”

耿继茂吼道,“什么事?”

“咱们的炮太热了,得停下歇歇。”

“****”,耿继茂一声怒骂。

“阿密达在干什么?赶快派人去催!不管他选了哪里,马上冲!”

几匹马载着王府戈什哈,飞奔出军阵,跑向位于战场西侧的马队。

阿密达刚到位就接到耿继茂命令,决战关键时刻,他不敢怠慢,抬头匆匆观察战局。

在马队东南方向,有两座明军火炮阵,周围有手持长枪鸟铳的步兵护卫,一侧还有数百骑兵待机,阿密达不想硬闯。

在东北方向,是向耿继茂射击的红夷大炮。那炮看着就厉害,打得阿密达心惊肉跳。炮兵后方,有近千位手持自来火铳的夷人步兵。那支兵原本是竖着在战场走,一转向又成横队了,明显是训练有素的精锐,阿密达舍弃冲击夷人炮阵想法。

位于正前方的是几百明军骑兵,看上去是个软柿子,冲破这股明军,一样能席卷夷人后方。

阿密达戴上精铁面具。

东北森林丰富,建州用木炭治铁,所造盔甲比多数明军更精良。

战马前胸有马甲防护。

阿密达身披两层铠甲,内里一层冷锻铁甲,层迭缀成,用缎布包覆,外披一层水银甲,鳞石英磨光的甲片,闪得耀眼。<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