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进京?不进京?(2 / 2)

“殿下!殿下!听到没有,你不用进京了!”野诗良辅大喜过望,甚至高兴得快要流出眼泪来,“你真地不用进京了!!”

李世民微微点头笑了一笑,对马燧拱手说道:“多谢马大帅美意。只不过……本王是否进京这件事情,事关重大。今日我等都喝多了一些酒,还是明白再作细商吧?”

“殿下,你!……”野诗良辅愕然的惊呼出声来,却被李世民扬手止住。

马燧略作思索,也拱手回了一礼:“就依殿下的,明日再作细商。”

“马大帅好好歇息,我等告辞!”说罢,李世民就带着野诗良辅一起走了出来。

马燧又躺回了榻上,吁了一口气。暗自沉吟叹道:“西川有如此将帅,难怪逢战皆胜哪!老夫从军数十年,又何时遇到过野诗良辅这样的汉子?汉王,真是好福气。老夫嫉妒、嫉妒啊!”

出了帐外,野诗良辅就急急的道:“殿下,刚刚老头子都说不让你进京了,你怎么又还推搪起来?”

李世民拍了拍他的背。微笑说道:“事情挺复杂的,我一时跟你说不清楚。你先安心回去歇着,别瞎闹腾了。我知道你刚才就准备来吓唬马燧的,是吧?”

“呵、呵呵!”野诗良辅只能干笑。

“回去吧,别添乱了。”李世民笑道。“你地好意思,我算是心领了。但这件事情,容本王细作思量,你别坏了我的大事。”

“嗯,俺知道了。”野诗良辅拱手拜了一拜。告辞而走。

李世民一人慢慢踱着步子,朝州府衙门而去,心里也在细细寻思着这件事情。途经武元衡的房间的时候。房门打开,武元衡走了出来见了一礼:“殿下,这么晚了还没有休息?”

“伯苍也没有睡吗?正好,我有些事情想和你说说。”

“殿下快请!”

二人进了屋,坐到桌边。

“是关于,我进京的事情。”李世民开门见山,将与马燧之间的约定的事情,跟他说了个清楚。

武元衡细心地听完。思索了一番,然后说道:“这么说,殿下当初答应马燧,并不只是权宜之计先要稳住他了?”

“也有一点这个意图吧。但是,如果真的要进京。也并非断不可行。”李世民说道,“要不然。我也不会那么轻率的就答应他了。”

武元衡微微皱了一下眉头:“皇帝对殿下深深忌惮,天下人人皆知。殿下如果进京,会有好结果么?”

李世民微微笑了一笑,说道:“当初还没有开战的时候,我对进京也并不是太害怕。就算我进了京城,也有五成以上的把握可以安然无恙。现在打了个大胜仗,彻底粉碎了赤松德赞地阴谋,我就更加不怕了。有尚结赞那些俘虏们在,还怕说不清楚他们栽赃害我的事情么?”

“的确。刚刚下午,臣下审问了一尚结赞等人,他们也招认了,的确是他们在长安活动,试图栽害汉王殿下。”武元衡话锋一转,双眉紧锁,“可是殿下你也知道……这只是皇帝的一个借口罢了。”

“是,我是知道。”李世民说道,“所以,我更要给彼此一个台阶下。不然,大唐内部就真地会全面爆发内战。你想一想,皇帝派马燧来征剿我,他却倒帮了我一把,一起击退了赤松德赞。现在到了揭破阴谋的时候,我如果逃避不进京……皇帝固然不会放过马燧,而且,到时候口说无凭没有对证,朝堂上的那些人,又如何会相信之前只是尚结赞等人地阴谋?只有我亲自进京了,才有可能保住马燧,彻底揭穿赤松德赞挑拨离间的阴谋,和皇帝在大唐天下人面前毁我名誉的险恶用心,从而避免大唐全面开战内战。”

武元衡深深的思索了一阵,点点头说道:“有道理。汉王殿下,是整件事情的核心。不管旁人如何作证,总抵不过汉王亲自赴京一趟,来澄清这许多的事情。这一次的事情,闹得太大了。朝廷出兵征剿地方节度使,看那情形就像是把汉王也当成是淮西、河北叛王一样同等对待了。李希烈那些叛王们可以不在乎天下人怎么看他们,汉王却是不能。所以,澄清这一次事件的真相挽回名节,倒是显得很重要。还有,就是如殿下所说地,保住马燧,避免内战。大唐真的是再也经不起内战的折腾了。可是……话说回来。殿下一厢情愿的要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皇帝却未必会顺着你地意思来。你他的眼中,你就是最大地祸患。淮西那些人再怎么闹,也只能是一方土霸王,成不了大气候。而殿下身负李家皇帝的正统血脉,德望日隆……是能跟他争江山的!”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点头说道:“是的。我明白,皇帝肯定不会轻易的放过我。其实从形势、舆论上讲,皇帝没有任何理由对我不利。但是……人心难测,皇帝这个人的心胸又颇为狭隘,指不定随时就能做出一个决定,将我废了。所以,现在的一切变数,都只在皇帝一人的身上。”

武元衡也冥思苦想许久,才犹豫不决的说道:“殿下……有把握将马燧完全拉笼过来吗?他统领关内禁军,是整个大唐朝廷的武力屏障。如果有他的竭力相助,殿下倒是有可能安然的在长安走一趟。”

“没有把握。”李世民摇头,“马燧是一个忠勇之人。虽然他与我一见如故彼此仰慕,但要他为了我抚逆皇帝对着干,我却没有丝毫的把握。而且,李刚刚告诉我,皇帝此前就已经将李晟、李怀光和浑等人都召回了京城。说是回京犒劳封赏,实则就是卸了他们的兵权并扣为人质。现在,李怀光的义子石演芬暂时统领朔方军,充为节度使留后;李留守泾原。而凤翔节度留后,则是猛将郝。”

“郝?”

“是的。”李世民说道,“此人我也不熟。但据李讲来,似乎是李晟和浑一起提拔起来的一员猛将,曾经也是神策军中的人物,英勇无敌不输野诗良辅和高固。据说他生擒了吐蕃士兵后,就会将人活活剐死只剩骨架,然后放在马上送回吐蕃。因此吐蕃人对他极为痛恨和害怕。赤松德赞甚至还悬赏和郝等同重量的一名金人,买他的脑袋。足以见得此人是何等的凶悍。不过,他与李晟和浑的交情都极深。李带兵从凤翔经过时,他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也送了大批的粮草军资和三千兵马,让他带着一起来急袭羌水驰援西川。”

“这么说,郝倒也是个靠得住的人了?”可马上武元衡又有些忧虑的说道,“可是,现在连李晟、李怀光和浑那些人,都被扣在了长安。李、石演芬和郝他们,也是不敢乱来啊!”

“可不是么!”李世民闷哼了一声,颇有些烦闷。<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