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多事之秋(2 / 2)

李世民对李晟和浑瑊说道:“你们二位现在可都是日理万机地宰相,怎么今日却有空到我府上来了呢?”

李晟笑了起来:“殿下就别取笑我们了。我们二人乃是一介武夫,哪里能处理什么国家大事?其实我们早就想来了,只是这几天朝廷重立百事待举,也着实有些忙碌。昨日夜间不是鸿胪寺失火吗?皇帝陛下可能受了些惊吓没有睡好,今日就不用上朝了。恰巧怀光兄来了,于是这们就相约一起来拜访殿下。”

“今天不用上朝了?”李世民都懒得去骂李适那个混球了,笑了一笑说道,“正好,我昨天也半宿没睡好,今天就在家里好好歇一天。对了李

四方疆域有什么大事发生么?你和浑瑊是武职出身,到了阁部,应该是由你们来处理吧?”

“殿下,你还别说,还当真是有些事情。”浑瑊接口说道,“朱泚叛乱时,已有河北的王武俊、李纳、朱滔、田悦一起叛唐称王。另外,淮西蔡州帅李希烈也反了,诈称楚帝,并攻陷了汴州直逼东都。由于汴州失陷,导致大运河航运梗阻。李希烈霸占了这处地方,就等于是掐住了大唐朝廷的咽喉呀!”

李世民感觉有些不妙,拧眉点了点头说道:“的确。汴州的地理位置相当的重要,是大运河的一处关键所在。李希烈霸占了这处地方,今年从江淮一带收集的粮税和各项物资,都难以运到长安了。刚刚秋收完毕,各道州县肯定都在筹备着向朝廷献纳税钱税粮。这要是没了航运……的确很令人堪忧啊!”

李晟顿了一顿说道:“殿下可曾还在记得,在奉天的时候主动请罪的玄卿公吗?”

李勉么?李世民说道:“当然记得。”这个李勉是太宗李世民的重孙,眼下却是李家辈份最高的人物,连皇帝都只能尊他为‘玄卿公’,李世民对他还是印象比较深刻的。而且那人,还正是李谊的授业恩师。

李晟接着说道:“两天前,玄卿公去求见皇帝,*命戴罪立功,要去收复汴州。”

“哦?”李世民追问道。“结果如何?”

李晟轻叹了一口气,说道:“皇帝都没有让我们阁部地宰相们商议,就当下决定,不派兵前往收复汴州。因为……眼下关中形势初定,皇帝担心又会生出什么乱子来。所以,只是下了几份制诰,让临近的节度使去带兵收复。”

李世民的心里这又郁闷上了:这个混蛋李适,怕是真的被朱泚给吓破胆了。长安已经有了十余万兵马。他却要将其死死抱在身边‘护驾’,不肯派出王师收复这样重要的一个咽喉之地。让临近的节度使带兵征剿,朝廷却一点诚意也没有,人家凭什么给你卖命啊?真是……气煞人也!

李晟见李世民有了一点不爽,马上宽慰说道:“殿下也别着急。据我所知,南充郡王、蕲州刺史兼节度都知兵马使——伊慎。应该会出兵。此人我曾见过几次,是一员猛将良臣,而且历来忠心耿耿。”

“伊慎?”李世民这才略自宽心了一点,点了点头。

“不过,眼下最大的麻烦,却不是汴州。”浑瑊又说道,“朱泚之乱帝都沦丧,吐蕃一直蠢蠢欲动想趁火打劫。眼下,他们已经屯集了数万大军在边防线。幸好殿下闪电般收复了帝都,不然结果还当真是不好说。不过。由于驰援京城,凤翔、临泾、朔方一带的边防军镇。都相对比较空虚了。所以,眼下这些地方只要战事一起。必然吃紧。”

“吐蕃!……”李世民长长地吸了一口气,胸中一阵气闷,说道,“他霸占了我大唐的河西陇右,还不够么?莫非还想像安史之乱时那样,也攻入京城来一次大洗劫?你说得没错,眼下大唐最大的敌人,就是吐蕃。这些人一直觊我中原的千里江山和富饶产物。眼下长安也算是安宁。理应派兵谴将到这些地方,抵御吐蕃才是。”

李怀光在一旁听了半天。这时候有些郁闷的说道:“殿下,明天我就去见皇帝,请求带着朔方军回朔方节度。我看他吐蕃敢在我的地盘上撒野,包准他来一个死一个,来一对死一双!”

“嗯……”李世民沉吟了一下,也算是表示了赞同。不过他心中同时也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当初我劝降李怀光,最大地目的固然是看中了他手中的几万兵马,但同时也想让他入朝理事,制衡卢杞等人。这要是让他离开了,对我的力量,可是一个不小的削弱……不过眼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了。就算我要搞一搞党争,也不能误了国事,这是最起码的底线。

与此同时,李晟与浑瑊也想到了这个问题,都沉默不语了。李怀光见他二人不说话,有些气闷的道:“怎么,你们不赞成?”

李晟说道:“怀光兄要去朔方,于情于理都十分的合适。只不过……你这一走,汉王身边可就少了一个得力助手。你莫非没有想过?”

“无妨。”李世民摆了摆手,说道,“国事为重,怀光兄还是应该去朔方坐镇。我一个亲王么,有我自己的本份所在,犯不着因为一些私念,而耽误了国家大事。”

李世民这话一说出来,三人都有些明白了:他这话里地意思无非是说,我一个亲王身边跟着这么多亲信的统兵大将,反而惹人猜忌。

“那还有临泾、凤翔那边呢?”浑瑊身为宰相,这时候也问起了李世民地意思,“临泾是为长安的门户,而凤翔更是剑南道与吐蕃接壤地兵家必争之地。这两处地方,同样也不能疏忽啊!”

李世民看了浑瑊一眼,说道:“那你的意思呢?”

“实话实话。”浑瑊皱了一下眉头,说道,“我想去凤翔,同时建议李去镇守临泾。不过如果我二人同时都走了,殿下在朝中便再无可用之人。”

李怀光立马有些火了,忿忿然的叫道:“你明知道结果怎的还要这样?你们两个,当然不能走了。已经是当了宰相的人了,怎么还想着像我这个武夫一样,要带兵去厮杀?你们在朝堂上所办的事情,莫不是比带兵冲阵更加重要?眼下这朝廷,大多是些奸人在张牙舞爪。你们再一走,那就要全乱套了!”

李世民挥了挥手,示意李怀光不要吵了,心里自顾琢磨道:看来眼下这大唐,还当真是多事之秋,风雨飘摇不得安宁……想个什么法子,既不削弱我身边的力量,又能让边境无忧呢?<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