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经典茶壶理论(2 / 2)

“我知道他,以前是岳王会成员,后来是筹安会,这么些年白忙活了,不过学识倒是有的!”仲浦先生点评道。

“孑民先生不是说,要文化荟萃,百家争鸣,那就来,怕他不成!”钱玄底气十足,毫不畏惧道。

“那些复古派,保皇党,只要学识过硬,能来就来,本来就是战斗,也不怕多几个!”

“还要有新鲜血液的补充,那些名声不显的,比如刘半夏,就很不错,当个预科教授绰绰有余!”汤皖继续补充道。

“半夏没得说,翻译大师,这个我赞同!”钱玄开始替自己的好友吆喝。

“还有像胡氏直一类的海外人才,比如蒋梦麟。”

一番交谈之后,教授的三个聘用标准就这么出来了,分别是:原有的重新聘用;外聘教授;海外留学人才。

然后在钱玄的带领下,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杀向广和居,狠狠的吃了钱公子的一顿饭。

新学期开业,大概是最繁忙的一个时间段,十所新式学堂在万众瞩目中,顺利开学,吸引了许多报刊的争相报道。

同时,汤皖在当天的一个小型的记者会上,宣布了第三批20所新式学堂的开建造计划,将会在直隶地区主要城市建造。

迅哥儿无疑是最忙活的,不单单要忙着自己学校教学的事情,还要顾忌着其他十所学校,隔一天去一个学校查看。

汤皖一看,这也不是个办法,因为迅哥儿本身就有教学任务,索性成立了一个教学委员会,由迅哥儿担任,不在进行教学任务,主要管理十一所学校的日常考核。

小学的事情算是解决了,大学的事情又要开始了。

今天是北大开学的日子,穿着学生服饰的莘莘学子们,脸上洋溢着青春,穿插在校园里的各处,冷清许久的校园,一下了焕发了活力。

恰逢暖阳高照,微风和煦,北大的礼堂内,北大的文科学生陈仲浦先生,即将在礼堂里开始发表任职演讲。

青年学生们对新文化接受程度很高,素有北方《星火》,南有《年轻》,《新年轻》在首都更是炒到天价。

学生们一进校门,就看到了告示栏上的告示,便匆匆前去,想要见识一下传说中的新文化旗帜人物程仲浦先生的风采。

礼堂里,已经是人声鼎沸,喧闹嘈杂不止,进入的学生络绎不绝,而且沿袭了之前的作风,支持新文化的坐在右边,支持旧文化的坐在左边。

最前排,汤皖和辜教授并挨着坐,中间隔了一条过道。

辜教授依旧排场足的很,边上站着两个随从,一人端着盘子,上面摆着茶水,另一人拿着烟杆,在边上候着。

“皖之先生,知道陈学长今天要讲什么吗?”辜教授闲来无事,便与汤皖搭着话。

“我如何得知,我又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汤皖扯着淡,聊着。

辜教授不禁转过脸来,意味深长的看向了汤皖,说道:

“先打个招呼,知会一声,免得说我辜汤生不讲礼仪,我这人就怕脑子嗡嗡乱,要是提前离场,别见怪!”

“辜教授家室众多,难免脑子嗡嗡乱,回家处理家事,情有可原,不过却是羡煞旁人!”汤皖意有所指的打趣道。

“哈哈哈”辜教授毫不在意,拿起烟杆就吞云吐雾,扯起了三妻四妾,高傲的说道:

“一个茶壶配几个茶杯,才是正理,皖之先生可是瞧见过,一只茶杯配几个茶壶的?”

“谬论!”边上忠实的一夫一妻支持者,钱玄当即反驳道。

“钱爷,何处谬论,可以说说!”辜教授淡定问道。

“茶壶非男人,茶杯亦非女人,如何能同日而语!”

这个茶壶理论倒是让汤皖一时愣住了,不过脑子一转,细思之下,就有了解答,随即古怪的说道道:

“这个茶杯可不能太大,万一茶壶里的水不够,就容易被别的茶壶倒了水,岂不是一只茶杯可以配几个茶壶了?”

然后郑重的劝解道:

“我听闻辜教授家室都还年轻,切莫注意,万不可让别的茶壶钻了空子!”

“有本事的三妻四妾,没本事的孑然一身!”边上的凰坎教授突然出声,想起前几天汤皖的拉偏架,就一肚子的不舒服,而后又讥讽道:

“听闻皖之先生至今未婚,可需要我介绍几个?”

“抱歉!”汤皖摇摇手,表示不需要,然后又说道:

“我已经找着了,谢谢凰坎教授的好意,况且我对别人用过的也不感兴趣!”

仲浦先生还未上台,前排的新旧两派人士,就社会上的一夫多妻制度,又进行了一番激烈碰撞。

这意味着,两派不仅在学术领域有不同意见,连延伸的生活中的日常,也迥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