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院试(下)(2 / 2)

宦海风月 断刃天涯 0 字 2021-08-20

比数学孟觉晓在如今说第二谁敢谁第一?

次日的考题孟觉晓做起来更快了,一天的题目一上午就做完了不说,还带花了一个小时检查。做完之后孟觉晓满意的看了看卷面,没有任何不整洁的地方,这才起身要交卷。

正准备喊人的时候,孟觉晓突然觉得自己是不是太风骚了一点,府试交卷就很早,院试再来这么一出?心里有点忐忑,可是看看这周围的环境,十步之外就是厕所,不时有恶臭飘来。孟觉晓觉得实在不能忍,心道早就早一点吧。

考试还在进行的时候,改卷子的工作也在同时进行。院试由省学政下派官员监考改卷。周致玄既然来宁国府坐镇,最后决定文章名次的权利自然在他手里。虽然说科考项目很多,但是童生试里头最受重视的,还是文章和诗词。

次日下午,几乎是孟觉晓交卷子的同时,一名提学官拿着一堆卷子走到周致玄的跟前,奉上卷子后笑道:“大人,下官等一致认为,此十人可为本次院子之首。”

周致玄拿起卷子一一看过来,一边看一边点头。这些文章写的都不错,皆有可观者。看到孟觉晓那一笔整齐的如同刻印出来的馆阁体时,周致玄不禁微微的坐正了身子。县试府试,接连两篇妙文,这一次不知道会再给自己一点什么惊喜呢?

两篇文章看完之后,周致玄震惊了。因为孟觉晓扣紧了“和而不同”与“何以为君子”这两个概念大做文章。可以说与周致玄最初出这两道题目的本意不谋而合!周致玄就是想通过这两道题目,表达自己唯一忠心的只有皇上一人。

而孟觉晓一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居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君子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正好是周致玄当初想说而不知道该怎么说的话么?至少周致玄是这么认为的!是有意为之,还是巧合?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孟觉晓一个在家闷头读书的孩子,怎么会知道自己的心迹。

“文为心声!”能够写出这么精彩的句子的人,他的品行还能差么?联想到当初那句“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周致玄有一种与知己一道喝了美酒一般的熏熏之意。

还有什么好说的?周致玄放下文章站了起来,走到窗前,此刻窗外正是正午阳光正好的时节。枝头新绿犹嫩,但是必定会长成绿油油的叶子。周致玄觉得孟觉晓就是那枝头的新绿,而自己应该如春guang一般,照着孟觉晓这片新绿。

想到得意之处,周致玄不禁微微一笑。齐王遇袭一事,周致玄上奏弹劾江南省一干官员,“地方不靖,以致龙子蒙难。惶惶与山城之夜,奔逃与市井之间。此皇家之耻也,此为臣子之羞也。”周致玄相信,有这篇奏折上去,加上齐王来拜师的前提,三年之内重回皇帝身边不是问题。那时候,想必皇位的继承人问题,基本就水落石出了。

与此同时,周致玄对于皇帝的照顾之情感怀于心。学政这个位置,往上不难,又不会过多的劳于繁琐的民事。还能有很多机会接触基层的工作,可谓是用心良苦。想到当初受到谤言之际,向皇帝请求下基层的时候,周致玄不禁眼睛微微的热了。

很明显,造成周致玄感慨万千的正是孟觉晓的文章!如此佳文,读之如饮美酒!尽管孟觉晓这片文章,在行文之间还是难逃幼稚之处,但是一白遮百丑!恰好又与周致玄的一些心思联系了起来,这个案首周致玄要给别人,自己就不能答应。

提起笔,周致玄在孟觉晓的卷子上写下三个字“小三元”。<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