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不当主角(1 / 2)

宦海风月 断刃天涯 0 字 2021-08-20

 本县第一人定下的调子,谁敢说半个“不”字?更别提孟觉晓抄袭的这首《青玉案》,在场的诸位自问才气不是一个档次的,虽然有人觉得,孟觉晓如此年轻,怎么能写出这种阅尽人世的文字。这只能说明一点,这个世界上是有天才的,比如眼前的年轻人。

高县令也非常奇怪,孟觉晓怎么就能如此沧桑的意境来。当然这个问题现在只能放在心里,心情不错的高县令亲热的抓起孟觉晓的手往自己的位置上走来。

“坐本官身边吧!今夜你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高县令这么做是有原因的,说到底之前周致玄对孟觉晓的赏识,不过是一个契机。见识到孟觉晓抄来的绝佳之作后,高县令认定孟觉晓日后必定高中。曾经进士及第的高县令,确信文字是骗不了人的,更不提孟觉晓那一笔漂亮的别具一格的书法。

“我要是主考,这样的人才不录取都不好意思见人。”高县令心里如是想,并且抓住眼下的机会与这个年轻人多多亲近,日后周致玄飞黄腾达了,孟觉晓在他跟前美言两句那就是白赚的。

“本官在宣城五年了,一直认为此地人杰地灵,这些年的科考不利,无非是为了等待一个像晓哥儿一般的俊彦出世。”高县令可谓不吝溢美之词,同时也有点看看这个年轻人骨头斤两的意思。

“大人谬赞了!诗词小道,文章千古。填词不过是舆情之道,比起大人科场高中,金殿之上曾有过座位,晚生差距尚远。”孟觉晓这番话是在拐着弯拍马屁,进士一直是高县令最为得意的人生经历,在此情境下,孟觉晓没有一般年轻人得意洋洋的轻浮,反而能把县令大人顶在头上。老于宦海的高县令,不禁心中暗道此子不凡。

就算孟觉晓得意忘形一番,原本也在高县令的接受范围之内,年轻人控制能力差很正常。现在孟觉晓给了个最佳答案,不能不叫高县令暗暗赞叹。

穿越者最大的优势,就是历史的积淀。孟觉晓前世在读书馆,不知道读了多少史书。历史上出现过的天才多了,后来结果好的没几个。曹植猛吧?七步成诗又如何?最后不是被哥哥曹丕玩死了么?潘安有名吧?结果不是惨淡收场?江淹有名吧?不是也落个江郎才尽的成语?柳永厉害吧?皇帝一句话,就不让你中举,继续写你的词去吧。

所以说,人有才不要紧,但是不知道韬光养晦者,历史已经给出了最好的注解。因言罪人的事情,历史上比比皆是。

孟觉晓是想着升官发财过一辈子有钱有势的生活的人,前世是宅男不假,宅男不仅长于YY,还长于思考。这番应对,就是孟觉晓思考的结果。今天的主角,只能是县令大人,抢了他的镜头,谁知道他啥时候下你的绊子。这可是县令就能让人家破人亡的时代,“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这是千百年的总结,老话是没有错的。

“孟生虽然才高,但没有大人的主办词会的善举,又如何能一举扬名?如果说孟生是千里马,大人就是那相马的伯乐。”士绅席间,张大官人及时的站起来,说了一句凑趣的话。

高县令听了果然大悦,微笑着捻着胡须道:“本官不才,却最是欢喜后进才俊。”

一干下属士绅见头一个马屁给人抢了,自然是不肯落后,一时间阿谀声四起,主角立刻变成了高县令。孟觉晓在边上暗暗的得意,心道不当主角是有道理的。眼瞅着就要县试了,主考就是县令大人。要是连县试都过不去,出这个名又有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