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四章 两道政令 上(2 / 2)

公子凶猛 堵上西楼 0 字 2021-08-17

——对于这位陛下的着装问题,礼部尚书也已经懒得再提了。</p>

莫要说这样的朝会,就是大朝会,陛下现在也极少再穿龙袍了。</p>

他说……那玩儿穿脱都很麻烦,现在天气这么热,穿在身上更热!</p>

不如这麻衣舒爽!</p>

好吧,有其父必有其子……这话不对,文帝可是很讲究礼仪规矩的,只有武帝,可武帝不是陛下真正的爹呀!</p>

陛下这身份问题弄的不清不楚。</p>

你说他父亲是文帝吧,他又册封了武帝一个太上皇。</p>

你说武帝是他爹吧,他又规规矩矩的祭拜了文帝。</p>

原本固执的萧玉楼是固执的想陛下把这事捋顺,但他所有的折子都被留中,后面尚书令孟大人寻他喝了一台酒,聊了一宿的天,他才最终放弃。</p>

所有……究竟谁才是陛下的爹!</p>

这成了萧玉楼心里永远的一个结。</p>

“我先说。”</p>

傅小官站在台上发了言,群臣顿时安静,“第一,文大学士多次上书,谈到了而今科考的弊端,这大半年来我也基本算是弄明白了,原本打算将科考改革放在明年,但现在看来得提前,因为秋闱就快到了,若是延后一年,就会耽误许多学子们的前程。”</p>

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事实上卓一行南宫一羽等人是非常清楚的,但这么多年以来,通过他们所举荐的官员已难以计算。</p>

按照规矩,只要是他们举荐之人被朝廷选中成了这朝中的官儿,这人是要归属于举荐者的门下,称举荐人一声恩公的。</p>

也就是说,举荐人和被举荐人之间,存在着属从关系,二者此后的利益便就此相关,并休戚与共。</p>

就像而今朝中,依然有许多陈氏吕氏等等大阀以往举荐的官员,甚至有那么一些人已经官居三品。</p>

这能一刀切断吗?</p>

显然不能。</p>

若是要捋下去,只怕从二品大员到七品县令都逃不脱干系。</p>

傅小官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并没有登基就去切这一刀,甚至还不得不重用这些官员,否则,他将变得无人可用。</p>

那么今儿个他将这个敏感的问题提了出来,又是作何打算?</p>

除了文沧海心里极为欢愉,其余人都有些惴惴不安。</p>

就算是卓一行和南宫一羽,也担心这少年皇帝用药过猛。</p>

“从今岁之前的一切过往,朕既往不咎。”他用到了朕,这算是极为正式的告诉这些大臣们了。</p>

“科举,乃一国取士之根本,科举的本意是不拘一格降人才。朕以为这举荐之政策而今不符合武朝发展之需要,故,朕决意,废除举荐之政策,所有学子,皆需通过科考之选拔而入仕。”</p>

此间寂静无声。</p>

唯有傅小官的声音在殿堂里铿锵回响:“此乃国策!朕任命文沧海大学士为今岁秋闱主考官,赐天子剑与金鱼佩!文大学士需带领翰林院着手重建三级科考制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