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户部税收,皇权特许,大内龙符,许清宵又要开始搞事了!(2 / 2)

他知道大魏现在面临很多危险,但不知道大魏的问题,竟然如此之恐怖。</p>

这绝非是一人之力可以解决的。</p>

这是需要大魏上上下下,所有臣子齐心协力才能解决的问题。</p>

否则,一旦爆发,那就是天大的灾祸。</p>

无数百姓枉死。</p>

大魏六百年的江山,极有可能就此终结。</p>

可.......要如何解决呢!</p>

许清宵想不到办法。</p>

这一刻,许清宵也明白为何自己写出安国策,陛下并没有第一时间召见自己,也没有给自己那种非常被重视的待遇。</p>

因为!</p>

安国策,不利当下。</p>

大魏钱庄,是建立在国家发展极好的情况下,百姓能吃饱饭,手头上还有一点余钱的情况下,才是利国神器。</p>

可现在的百姓,不说吃不饱饭这么夸张,但最起码吃的不会太好。</p>

甚至每年越来越差,就这样子还指望百姓存钱放进钱庄里面?</p>

这简直是不合理的啊。</p>

“杨豹!”</p>

许清宵再次开口。</p>

“属下在!”</p>

杨豹第一时间赶来。</p>

“去户部,让户部的人,将近十年来的收支卷宗全部带来。”</p>

许清宵开口道,想要解决办法,就要彻彻底底了解所有东西,任何细节都要了解。</p>

“是。”</p>

杨豹当下遵命,朝着户部走去,不过这次他学聪明了,直接带人过去。</p>

一个时辰后。</p>

杨豹回来,带着推车,户部支出内容更多,上百个箱子,这还是近十年的。</p>

路上的百姓皆然惊讶,事情也传到了六部和许多权贵耳中。</p>

一口气要这么多卷宗,常人光看都要看几个月,许清宵想要看懂少说得一年吧?</p>

尤其是户部,目送杨豹走后,更是发出笑声,觉得许清宵完全就是不知天高地厚。</p>

户部不是刑部。</p>

刑部查案,人证物证,去调查一下就行。</p>

而户部是税收,跟数字有关系,收入多少,支出多少,税收多少,这些东西真要算出来,不知道要多长时间。</p>

不少户部官员甚至都在打赌,许清宵整理完这些卷宗要多长时间,目前支持最高的是半年。</p>

而对其他部门来说,这样也好,至少许清宵总算是可以消停大半年了。</p>

然而对于许清宵来说,上百个箱子不算什么,反而越多越好,他要一笔一笔看,一笔一笔查,这样才能更加了解户部的情况,大魏的情况。</p>

上百个箱子,六千份卷宗,许清宵不敢太快看完,需要认真去看,并且用表格统计。</p>

至少十五天的时间,还算不错。</p>

就如此,翌日。</p>

一群熊孩子出现在学堂中,许清宵无心顾及,直接让这帮熊孩子先去耕田。</p>

没错,就是耕田。</p>

许清宵懒得教他们什么认字识字,学堂有一块地,本身就是用来种植花草的,差不多一亩大,让这帮熊孩子耕地刚刚好。</p>

意思也很简单,先让他们吃吃苦,然后再慢慢教,什么时候把地耕好了,什么时候再教真正的东西。</p>

不过一帮熊孩子玩得挺开心,在泥地里面打滚,倒也没有反感。</p>

而房内,许清宵则在没日没夜地看书。</p>

十五日后。</p>

六千份卷宗,许清宵全部看完,并且列好所有的数据综合,甚至还画了一张未来趋势图。</p>

而当许清宵看完这六千份卷宗后,也总算明白大魏国库的钱去了什么地方。</p>

四成是官员收入,底层官员极为庞大,哪怕一个人一个月一两银子,一年也是十二两,大魏目前官员三百七十万人,巅峰时期高达七百多万。</p>

所以每年收入一上来,先有四成是要拿出去给官员们发俸。</p>

三成是军饷,没有战争的时候,军饷不会太多,毕竟军兵的俸禄不多,主要还是在伙食住宿等上面花销大。</p>

不过一旦打起仗来,一万万两白银都不够用半年,光是抚恤金你都不知道怎么花。</p>

剩下的一成半,是用来赈灾一类的花销。</p>

最后的一成半,其中一成是杂事开支,正常的国家维护,比如说某某县衙需要修补了,比如说官员要出差,包括一些外使来了,你要赏赐吧?谁做了不错的事,需要赏赐吧?</p>

而半成,是用来发展国家的。</p>

这就是目前大魏的开支。</p>

简直是......穷的令人发指。</p>

国库半成用来发展国家?这国家能昌盛吗?</p>

而且最恐怖的一点是什么?</p>

是许清宵看完如此之多的卷宗后,得出了一个结论。</p>

这些钱一笔都不能节省了,官员收入不能再减了,军饷可以动一动,可自己不敢动,这涉及到了武官上下的利益。</p>

一成半的赈灾银之类也不能动,这是应付突发情况。</p>

杂事开支也省不了,因为大大小小的事多,总不可能衙门破了你不去修缮吧?</p>

而发展国家的半成,更不可能动了。</p>

本来国家就已经发展不起来了,还动这个银两?</p>

所以归根结底一句话。</p>

想省钱是不可能省钱了。</p>

只能赚钱了。</p>

甚至省钱反而是加速王朝衰败。</p>

想要解决大魏当下的麻烦。</p>

一个字。</p>

难!</p>

可再难,许清宵也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开始制定计划了。</p>

“女帝啊女帝,要是我把这件事情解决了,你不封我个王,你别怪我真叛国啊。”</p>

许清宵心中自语。</p>

这个天大的麻烦,换做是任何一个人,只怕直接跑路了。</p>

许清宵一开始也升起了无力感,但很快调整好了心态。</p>

问题大不要紧。</p>

主要看有什么好处。</p>

要是自己解决这个大问题,女帝怎么着也要封自己一个王位吧?</p>

这事一点都不开玩笑,几乎不亚于,北方蛮夷杀到京城,自己一个人单枪匹马,灭了千万蛮夷,杀到人家老巢。</p>

不封王,说不过去。</p>

白纸出现。</p>

许清宵沾染一点点墨汁,而后开始在白纸上写字。</p>

大魏财政完全是畸形,不能省钱的情况下,就只能赚钱。</p>

那么怎么赚钱是一个问题。</p>

【第一:提高底层生产力】</p>

这是毋庸置疑的,国家富裕或不富裕,看的就是底层和中层,底层生产力起来了,就会诞生许多中层,然后国家就能逐渐富裕。</p>

而现在大家都是底层,甚至都是地下层了,谈什么富裕不富裕。</p>

想要提高底层生产力,三个办法可以解决。</p>

【种子】、【水车】、【化肥】</p>

种子很简单,类似于土豆番薯这种东西,先把肚子喂饱再说,吃的好不好无所谓,最起码不能饿着。</p>

水车目前已经在施行,只要效果一出来,直接呈交给陛下,然后举国建设,务必争取每一处良田都有水车工程,家家户户的田里都能喝到水。</p>

既解决了百姓争斗,又能稳定生产粮食,不至于荒废土地。</p>

化肥,这个东西是比较超前的东西,许清宵懂一点点化肥,但这制作出来很难,不过这个世界上有仙道,就好比‘求雨符’这种东西。</p>

所以能不能生产出‘化肥’,要是生产出来了,那简直是利国神器,不过这个先放一放,只能当做备用,能不能搞出来真不一定。</p>

但种子和水车好说一点。</p>

尤其是种子,这个世界上没有土豆番薯这种东西,但也有相似的东西,而且可以精确搜寻。</p>

这就是生产力的方案。</p>

而第二点是。</p>

【增加税收】</p>

是的,增加税收。</p>

国家的收入就是收税,大魏如今的税收是三成,对比盛世的大魏来说,比较多了,但对当下百姓来说,多是多,但至少能扛得住,不过要是再往上增税,那就是大麻烦。</p>

可许清宵这个税收,不是针对百姓征税,而是对一群特殊人员。</p>

大魏皇室。</p>

大魏文人。</p>

大魏异国番邦。</p>

大魏商人。</p>

根据大魏律例,皇室一脉,不需要缴纳税收,而且每年可以得到不少补贴。</p>

大魏文人,有功名在身也不需要缴纳税收。</p>

最后就是这个异国人了,当初大魏文帝为了彰显大魏万国之上的气派,允许异国人来大魏做生意不用缴纳税收,甚至入城门都不用给钱。</p>

反倒是百姓们进大城要缴纳几文钱。</p>

这他娘的就是不合理。</p>

都给爷交税。</p>

这就是许清宵的计划。</p>

皇室贵族们吸国家的血,已经成长为绿油油的韭菜了,可以开始割了。</p>

还有文人,谁允许有功名的文人可以不用缴纳税收?谁允许的?</p>

说句难听点的,当文人就应该为国效力,想不交钱?没门!</p>

至于异国番邦?还想不交税?你他娘的做梦吧。</p>

不但要交税,而且还要多交一点,并且严格遵行大魏律法,什么五险一金啊,什么周六周日放假啊,统统给我搞好来。</p>

要是不搞好?就给爷滚,这里是大魏,该滚的是你们!</p>

许清宵写满了一张白纸。</p>

这一刀下去。</p>

保证大魏瞬间肥起来,而这笔钱,完全可以拿来发展农业生产。</p>

造水车要不要钱?</p>

买种子要不要钱?</p>

开拓荒地要不要钱?</p>

统统都要钱。</p>

所以这笔钱不够,但可以解燃眉之急,而且一旦施行下来,就是长久的事情,每年保守估计收割个五千万两白银一点都不过分,甚至更多都有可能。</p>

这笔钱拿来发展大魏国家,爽不爽?</p>

但计划非常美好,可许清宵知道。</p>

一旦施行起来,很难了!</p>

皇室贵族答不答应?这是第一个问题!</p>

大魏文人答不答应?这是第二个问题!</p>

大魏商人答不答应?这是第三个问题!</p>

这三个问题怎么解决呢?</p>

许清宵有些沉默了。</p>

啊?你说还有异国番邦啊?</p>

在大魏做生意,许清宵还在乎这帮异族人的想法?他们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p>

“唉!这回真没脾气了。”</p>

此时此刻,许清宵将白纸焚烧干净,他这次真的明白为什么女帝如此在乎兵符了。</p>

以上三个问题,其实可以用一个办法解决。</p>

武力镇压!</p>

皇室不服?那就打,打到你服为止,杀一批人,然后再安抚一批人,告诉他们可以去做生意,自己赚银两,虽然他们自己已经开始赚了,但我公开支持你就不一样了。</p>

文人不服,那也打,谁不服打谁,打完之后,可以玩一手以退为进。</p>

许清宵有的是办法对付这帮酸秀才。</p>

而商人就更好解决了,上面两个服气了,你还不服?想死就明着说。</p>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一个问题。</p>

镇压皇室一脉。</p>

想要镇压皇室一脉,靠的是什么?只有兵权,枪在手,跟我走,不服就干。</p>

如果没有兵权,敢割他们的韭菜,估计这帮家伙直接要跳脚了,然后联系各地藩王,开始轰轰烈烈的造反。</p>

这一刻,许清宵彻彻底底明白,女帝为什么这么在乎兵权了。</p>

因为没有兵权,她只是明面上的皇帝。</p>

想要割韭菜都割不了,百姓只能继续饿着,而女帝也只能看着,大魏被他们吸血,大口大口的吸血。</p>

算了!皇室一脉,文人一脉,大魏商人先放一边。</p>

先搞这帮异族再说。</p>

许清宵笃定主意了。</p>

想要发展国家,就必须要先拿出一笔钱来,而这一笔钱,只能从异族身上拿。</p>

而且要狠一点。</p>

追加三年前的税收,赚了大魏上百年的钱,让你吐出来一点,没问题吧?</p>

确定目标。</p>

许清宵取出一张天旨,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女帝,同时也让女帝派人过来取东西。</p>

自己已经将这些税收表重写了一份,按照大魏的文字来写,毕竟女帝看不懂阿拉伯数字。</p>

事情做完了,许清宵长长吐了口气。</p>

至于如何取决,那就是女帝的事情了。</p>

反正自己该做的都做了,你要是不答应,那也不能怪我。</p>

不多时,天旨被许清宵放在烛台上,火焰燃烧,一阵阵白烟飘去大魏皇宫。</p>

朝堂上。</p>

此时此刻,刚刚退朝。</p>

一封天旨出现在她面前。</p>

大魏女帝坐在龙椅上,百官已经散去。</p>

而女帝目光却露出一缕缕精芒。</p>

很快,她开口,让赵婉儿去一趟守仁学堂取东西,速去!</p>

不到半刻钟的时间。</p>

赵婉儿回来了,她亲自护送,将一叠厚厚的宣纸递了上来。</p>

龙椅上,女帝观看这些年的税收财政状况。</p>

她是大魏女帝,知晓总和,可她没有时间去算账,朝堂的事情,藩王的事情,国家民生之事,不可能允许她慢慢算账。</p>

然而许清宵递交上来的宣纸,却显得格外不同。</p>

【收入】-【支出】-【总和】-【差银】</p>

条条款款,整整齐齐,让人一眼便能明意,比起户部送上来的卷宗,简直是好一万倍,看户部的卷宗,一天一夜看不完。</p>

而看许清宵送来的卷宗,一刻钟内,所有情况她瞬间明白了。</p>

直观明白问题和感觉有问题是两个概念。</p>

此时此刻,大魏女帝几乎是在一瞬间明白大魏的财政危机有多近了。</p>

比她想象中要严重十倍。</p>

再拿出许清宵的天旨。</p>

这一刻,女帝深吸了一口气。</p>

许清宵提出的问题,配合这些财政数据,让她明白了大魏如今的危机。</p>

实际上有些危机她也知道。</p>

可不知道怎么去处理。</p>

但许清宵写出了处理办法,虽然只是第一步,但可行度很高,毕竟盯上的是大魏异族。</p>

这完全可以!</p>

她也想过许多解决办法,但都没有往这方面去想,朝堂上的斗争,藩王之间的斗争,让她根本没有时间去想这个。</p>

许清宵一句话,让她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p>

下一刻。</p>

女帝之声响起。</p>

“宣,朕旨意,许清宵已反省自我,态度诚恳,且愿为国效力,任许清宵为户部员外郎,主管税银之责,皇权特办,赐,许清宵大内龙符,见符如见朕,可调遣刑部兵部,为其所用。”</p>

女帝的声音响起。</p>

一旁的赵婉儿神色却陡然一变。</p>

大内龙符?</p>

她不知道许清宵给女帝写了什么东西,可她知道大内龙符代表着什么啊。</p>

这就是陛下的令箭,见符如见朕,皇权特许,刑部与兵部为其所用。</p>

也就是说许清宵一声令下,刑部和兵部就要无条件支持和配合,无论许清宵做什么。</p>

这权力可比之前许清宵拿尚书令要强太多了。</p>

就好比当日的蒋鑫言,许清宵手握尚书令,命令蒋鑫言杀王,可蒋鑫言一而再再而三的犹豫,并不是他不听令。</p>

而是许清宵的身份地位不高,尚书令也没有足够的权威。</p>

但大内龙符是什么?</p>

这就是代表着陛下啊,如果当日许清宵拿着的是大内龙符,一声令下,蒋鑫言只怕手起刀落,根本就不管你什么王爷不王爷,直接杀了。</p>

因为这是陛下的意思。</p>

给许清宵大内龙符,这简直是无条件相信许清宵啊。</p>

而按照许清宵的性子,鬼知道许清宵拿到大内龙符会做出什么事情。</p>

拿尚书令,要杀王!</p>

拿大内龙符.......不杀十个王,估计都对不起这快令牌吧。</p>

这一刻,赵婉儿莫名感觉,大魏又要闹起来了。</p>

很快。</p>

女帝的旨意传出,引来京城一片喧哗。</p>

最先惊愕的是户部。</p>

户部当中。</p>

尚书顾言刚刚回到办事之处,就听到女帝的旨意。</p>

“大内龙符!整治税银!刑兵两部任凭吩咐?”</p>

“陛下......这是要做什么?”</p>

顾言皱紧眉头,他即便是再老谋深算,一时之间也想不出她要做什么。</p>

怎么好端端给许清宵如此大的权力?</p>

还有,这个许清宵,怎么就这么会闹事啊!</p>

就不能消停消停吗?</p>

他不是在看卷宗吗?这就看完了?</p>

左右侍郎坐在一旁也是无比沉思,不理解这旨意。</p>

可就在此时,户部尚书顾言猛地起身,脸色一变。</p>

“陛下要动皇族。”</p>

顾言没有说话,这是他的心里话。</p>

身为户部尚书,他对大魏目前的财政情况极其了解,想要真正缓解大魏的压力,目前来说,针对皇室一族效果最好。</p>

尤其是现在陛下手握麒麟兵符,的确可以大刀阔斧了。</p>

可这样做,还是太过于冒险和激进了。</p>

“不行!”</p>

顾言起身,他直接朝着外面走去,他不允许陛下有这个念头,至少现在不允许。</p>

一旦动了皇室一族,那就是天大的麻烦。</p>

刑部,兵部,礼部,工部。</p>

四位尚书几乎是晚了户部尚书两刻钟后也猜到一起了,他们四人一同起身,打算去宫中面圣,劝阻陛下。</p>

可来到宫外,得到的就是两个字。</p>

不见。</p>

五位尚书被圣上拒见的消息飞快传出。</p>

一时之间,大魏京城无数权贵都沉默了。</p>

天知道许清宵要做什么,也天知道陛下到底在想什么。</p>

但所有人都意识到一件事情。</p>

这个许清宵,真会搞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