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临川晚报的改革(2 / 2)

最近他迷上了网络小说,而让他着迷的一部,正好就是飘渺之旅。

“看过一些,不知顾小姐何意?”

“李主任,我认为这部小说,是为继金庸武侠小说之后,又开创了一种新的小说题栽。飘渺之旅的作者,以中国道家玄学秘术,向人们展示了何为修真……”

顾小雨没有正面回答“李明”的话语,而是开始聊起飘渺之旅这一部小说。而李明听得顾小雨说及他最近着迷的飘渺之旅时,一下子来了兴趣,顿时不管顾小雨来这里做什么。立刻便与顾小雨,交换起看书的心得。

一翻畅聊之后,李明大喊痛快。想必,做为一个书友,能够与另外一个书友,交换对飘渺之旅的意见,那真是一件快事。

“李主任高见,最近我们唐朝信息,将飘渺之旅的一切版权,全部都已买下。打算在贵报的报纸之上,进行连载,李主任,您觉得怎么样。”

“好呀,我怎么没想到呢?报纸与网络上更新,实在是太相似了。”

报纸一天一份,网络上,也是一天更新一二次。而且,看报纸的人士,与网上阅读小说的人士,基本上是不同的群体,不会有重合。若在报纸之上连载小说,以李明看过飘渺之旅的经验来说,铁定会吸引一大片人。

就在李明心下同意之时,不想,一个激灵,醒了过来,“这是报纸呀,报道的是为新闻,你连载一篇网络小说,算什么?”想到如此,李明迟疑起来,对顾小雨说道,“这个,顾小姐的提议非常好,我们编辑部,再商议商议。”

“李主任,不知贵报的日发行量,有多少?”

“发行量呀,我详细给你说一下。我们临川晚报起步比较晚,也是小报,发行量比较少,以近斯的发行来计算,大概每天发行只有四五万份。切实是少了些,不过,我们也正在努力。”

像李明这样的人,平时编假新闻编的多了,说谎自然也不脸红。本来只有一千余份的发行量,被他瞬间提高了四五十倍。

“李主任,真会说笑,如果我们唐朝信息没有计算错的话,贵报日发行量,最多只有一千余份,不知我说的对与不对?”

“你,你怎么知道?”

李明大惊,随后神色一冷,说道,“你们来这里什么意思?”

“李主任,别误会,我们唐朝信息,只是为了合作,不得已,才调查了一下贵公司。我且坦城相告,我们唐朝信息的来意,正是想与贵报达成合作。在临川晚报上,连载飘渺之旅。不知李主任,意下如何?”

“顾小姐,有些难办呀。这飘渺之旅虽好,但我们却是报社,与小说,似乎搭不上边,更不用说,连载的还是网络小说。”

“李主任,报纸连载小说,并非没有先例。香港明报的金庸老先生,不也是在报纸上,连载了他的武侠小说么。而明报,也正靠着金庸老先生的武侠小说,才渡过了最危难时期,最后,变成了香港二大报纸之一。而我们临川晚报,正与当年的明报一样。面对着日发行量只有一千余份的情况之下,想必,李主任这一边,也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此时我们临川晚报不创新,那么,日发行量就会越来越低,最后,连发行下去的资格,恐怕也会被取消……”

顾小雨步步紧逼,在谈判之时,瞬间由平时的小女人,变成了一个超级女强人角色。直将李明说的是没有一丝反口的机会。

“成大事者,当要有魄力,李主任,现在这个机会摆在我们眼前。想必,李主任也知道,我们唐朝信息的公关能力。不说一部小说,只要我们唐朝信息敢做的,没有办不成的事。我们唐朝信息很有信心,只要贵报能够与我们合作,连载这部飘渺之旅,相信日后发行量,绝对能够暴增十倍,百倍。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

顾小雨没有再说,而是看着李明,随后,叹了口气,摇着头。

“好,我便赌上了这把。”

想起刚刚领导的训话,面对即将不保的饭碗,李明砰的一声,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刚劲有力的说道。

PS:下个星期终于有推荐,新书精选推荐,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