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取经的画风变了(1 / 2)

 小白龙其实就是配合演了一场戏。</p>

他犯了大错,本该问斩,但观音替他求了情,让他陪着唐僧一起去西天取经,将功折罪。</p>

但同时,他又是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中的一难。</p>

这都是提前安排好的。</p>

所以,小白龙当然要将戏份做足了。</p>

否则怎么能称为一难?</p>

要说这孙悟空也是奇了怪,当初在东海龙宫闹的多欢腾?闹的四海龙王都头痛。</p>

结果,遇上小白龙竟有一种束手无策之感。</p>

倒也不是说小白龙武力值强过孙悟空,关键是他不与孙悟空正面硬抗,打不过就潜入水中。</p>

</p>

最终,还是观音出面驯服了小白龙,说什么凡马不能历尽千山万水,须得一个龙种才能担此大任。</p>

就这样,小白马悲催地变成了白龙马,驮着唐僧前往西天取经。</p>

接下来的取经路,画风就有点变化了……</p>

唐僧不再成天骑着马,闲来无事竟练起了太极拳。</p>

孙悟空有事没事捧着一本《水浒传》看的津津有味……</p>

这本书,自然是陌子鸣送给他打发时间看的。</p>

不觉间,便来到了“观音禅寺”。</p>

唐僧一见是观世音菩萨的禅院,更是一脸虔诚入寺朝拜,以表感恩。</p>

说起来,这座禅寺其实是布局中的一难。</p>

按照原有的剧情来说,寺中僧人并没有出家人的样子,一个个势利眼,瞧不起唐僧师徒一副寒酸的样子。</p>

由此,引起了孙悟空的不满。</p>

之后寺中方丈又大吹特吹,说他快三百岁了,又显摆他有多少多少袈裟。</p>

孙悟空听不下去了,非要将师父的锦澜袈裟拿出来炫耀一番。</p>

结果,惹出祸事了。</p>

方丈起了贪念,为了将袈裟占有己有,竟然暗示寺中僧人将唐僧师徒烧死……</p>

殊不知,孙悟空这次不按套路来了。</p>

任由那方丈如何吹嘘,并不搭话,闷头吃喝。</p>

吃完了,回到房中又一次看起了水浒传。</p>

一夜无话。</p>

次日,师徒二人准备启程继续西行。</p>

走的时候,寺中就一个小沙弥敷衍地将师徒二人送了出来。</p>

正准备离开,这时,一群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百姓结队走了过来。</p>

“阿弥陀佛~”</p>

唐僧眼见这些百姓一副贫苦的模样,不由得诵了一句佛号。</p>

百姓走得近了,其中一个老汉冲着唐僧问道:“请问圣僧可是东土大唐而来,前往西天取经的唐长老?”</p>

“阿弥陀佛,正是贫僧。”</p>

唐僧一回答,一众百姓当即纷纷跪下。</p>

“求唐长老救救我们。”</p>

“唐长老大发慈悲,救救我们吧。”</p>

唐僧大吃一惊,急急上前扶起跪在头前的老汉,问道:“这是为何?”</p>

“长老,事情是这样……”</p>

老汉正要解释。</p>

没料,寺中却冲出七八个身强力壮的僧人,一个个凶神恶煞的样子。</p>

“你们这些个刁民,还不赶紧滚?”</p>

“再敢到寺里闹事,看怎么收拾你们……”</p>

眼见这情形,唐僧不由一脸呆痴,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些个佛家弟子怎么会对百姓如此蛮横?</p>

难道,这些百姓刚才说救救他们,就是因为这间禅院?</p>

唐僧猜对了。</p>

这些百姓正是为此而来。</p>

他们为什么会来?</p>

那是因为,他们得到了一个神秘人的指点……</p>

这个神秘人不是别人,正是陌子鸣。</p>

实际上,自打唐僧离开长安之后,陌子鸣便一直暗中跟随。</p>

毕竟,他想从这次取经大计中捞点好处,总不能躲在仙界闭关修炼吧?</p>

那还有他什么事?</p>

所以,他要全程参与。</p>

既然他是下棋之人,自然不能直接混入取经队伍。</p>

陌子鸣知道这观音禅院乃是其中一难。</p>

而且,他是做了充足的功课的。</p>

经他了解之后,方才明白为何要将此院作为其中的一难。</p>

简单来说,就是借孙悟空的手除掉此院。</p>

这间禅院本是供奉观音娘娘的,按理,观音该护着才对。</p>

为何想着要将之铲除?</p>

那是因为,这间禅院完全违背了佛家的理念。</p>

或者说,只是打着佛家的旗号,所做的事与强盗恶霸并没有什么区别。</p>

就算没有取经这件事,观音娘娘也不会容许此禅院败坏她的声名。</p>

这寺中的僧人,通过各种种样的方式,侵占了数千亩田地与山林。</p>

当然,他们是不会亲自动手种田的,而是将田地租给当地百姓收租。</p>

如若风调雨顺,百姓交了租,勉强还能糊口。</p>

一旦遇上一点天灾,别说糊口,连交租都不够。</p>

作为佛家弟子,收租本就已经违背了佛家的慈悲理念。</p>

结果寺中僧人更是错上加错,竟与地主恶霸一般强行上门收租。</p>

交不起租就强行牵走对方的家畜,甚至是拆房,打人……</p>

附近的百姓可谓是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僧中僧人却一个个吃得肥头大耳。</p>

特别是那方丈金池长老,光是丝质的袈裟他自己都说不清到底有多少件……大多数连穿都没时间穿。</p>

可是百姓,却大多衣不蔽体,食不果腹。</p>

今年又遇上了蝗灾,庄稼收成减了大半,百姓们苦苦哀求,要求免租。</p>

因为他们连自家都没粮食吃,哪有余粮交租?</p>

结果寺中僧人不肯,还限定了期限,完全不顾百姓的死活。</p>

陌子鸣得知了这一切之后,便化作一个游方道人,说东土大唐来了一个圣僧叫唐三藏,目前正好在观音禅院。</p>

并让百姓前去求唐僧,说唐僧一定会救他们于水深火热。</p>

于是,这些百姓一大早便赶了过来。</p>

陌子鸣这么做,可不是拆观音娘娘的台,反倒是帮着促成取经之事。</p>

去西天取经,为何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p>

一来,这是一种因果劫数,不历劫如何能成佛?</p>

二来,也是要彰显真经的珍贵。</p>

要是当天飞去西天,当天又取了经飞回来,怎么能够体现出真经的价值?</p>

如今,因为孙悟空的个性有所转变,没有去炫耀袈裟,以至于避开了“夜被火烧”以及“失却袈裟”两难。</p>

说起来,这也是因陌子鸣而起。</p>

如果不是他与孙悟空论道讲禅,孙悟空的个性就不会改变,一切就会按原剧情走。</p>

既有因,便有果。</p>

所以陌子鸣就得接上这个果。</p>

虽然过程变了,但结果是一样的,不会影响大局。</p>

“喝~”</p>

眼见寺中僧人一脸凶相,孙悟空不由露出一副更凶的样子。</p>

如此一来,倒也吓了那些僧人一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