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疑惑(2 / 2)

创天 午后方晴 0 字 2021-08-06

九月将近,汤水潇潇,许仙道:“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四位哥哥请回吧。”

其实是许仙身上麻烦多,不敢呆得久,怕牵连岳飞他们。

……

一把大雪翻飞中,许仙从室内站了起来。

年关将近。

许仙终于将真气练到第八层,从第七层到第八层许仙整整花了七个月时间。许仙还想更快一点,只有到了聚元期,才能问秦素儿。但知道他这个修练速度可以说是惊世骇俗。

有多难,只有修练后才知道。

例如第八层,不仅原来的真气运转,还包括第七层的足阳明胃经,又添加了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关系到消化,因此是后天之本。手阳明大肠经进一步强化了消化,吸收与排泄。只有这些正常,气血才能充足,故凌虚子批注阳明经多气多血。

可是真气运转一周天更长,在第七层开始将真气运行一周天,足足花了四十多个呼吸,差一点将许仙憋死。不过后来运行正常后,真气运行得快,压缩到三四个呼吸。但突破到第八层,花了几天时间,才勉强完成一周天,足足用了近六十个呼吸时间。

并且它才是一个开始,现在只能说是勉强将极少数真气顺着两个阳明经运行一周,可修道的最终要求是打通,包括经脉与八十多个窍穴,以及近两十个隐穴。

而阳明经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其他十个经脉,奇经八脉,十二个经别,十五个络脉,以及无数个更细小的孙络,浮在体表的浮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这些包括一千多个窍穴与隐穴在内一起打通了,真气于所有部位往返运行,那么能拥有伏羲一样的神通。但……

许仙也不由苦笑起来。

不过想来也是,神仙那有那么好做的。

在室内练了练剑,许仙走出去。

他来到崖壁下。

看到崖壁下站着几十个人,其中有刚刚从外面游历回来的钟山长。

有几人扭头看了许仙一眼,不过迅速重新看着崖壁。

许仙在书院里出手大方,但平时不结交朋友,别的学子同样不喜理他,穷的憎恨他,富的瞧不起他,不过隐隐皆知道他是从梁山好汉追杀下逃到书院的,加上他平时经常练剑,也不敢惹他。

许仙吸纳了许多浩然之气,也要学儒学,时常旁听博士讲解儒家大义,但怕让人过于注意,也不发问。故看似他很热闹,实际却是一个隐形人。当初收下他的孙博士却长松一口气,他也怕啊,怕许仙将梁山好汉们的性子带到书院,动辄打架斗殴,甚至要杀人……

数月以来,许仙在书院的生活颇似大隐于朝,中隐于市。

许仙站在边上听。

几十个博士正议论一件事,那就是崖壁上的浩然之气。

这个浩然之气若是让许仙来说,它也是一种真气,儒家的法门真气。但让儒生们刻意曲改,以示与武人不同。或者说他们就是华山上的气宗,只修气,不重招势,甚至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它就是真气中的一种。

崔辅就是一个典型,那天雪夜鏖战,自己都伤害不了几个铁尸,崔辅用浩然之气贯注于墨汁,每一洒,就给铁尸带来伤害。若是他会一些招式,别看他是一个小儒,都能与这时的岳飞媲敌。

儒生不会去刻意练武,但会重视养气,他们没有吸收崖壁上前辈墨宝留下来的浩然之气法门,可是这些墨宝会给他们养气带来一些启发。

他们不会,许仙会,才开始很慢的,只有一丝丝,后来吸得越多,吸收速度也越快。崖壁上墨宝中的四五成浩然之气都让他吸收下去,到了这时,书院里诸博生终于发现不妙。于是在山长回来时禀报,一起过来察看原因。

许仙听着他们的疑惑与议论,心中有些惭愧。

他花了许多钱,仅买来一个旁听生的资格。

可有的是金钱无法衡量的,比如他戒指空间那些难得的灵石,比如这个浩然之气。

“不能再呆下去了。”许仙心道。

当然,不呆在泰山书院,不代表着他不去找浩然之气。当时夫子主要游历在北方,又经过了这么多年历史,他留下的墨宝很少。又要找书院,符合他的条件不多。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地方,少林寺边上的嵩阳书院。

可那却是天下四大书院之一,进去的门坎更高。

回到屋内,他苦思冥想,于是想到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