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九十九章 要离开的人(1 / 2)

匪帅 泣风尘 0 字 2021-08-04

 “真是不甘心啊!”隗永很不甘心,也很无奈,刚才如果全力阻挡的话,那么天字营与昭义军还要再死伤两千人,才能够抵挡住一千骑兵的亡命突围,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么接下来重新组建的昭义军与天字营也就彻底的残废了。今天死的人已经够多了,多到连精锐正规军的天字营与昭义军都承受不住。</p>

“只能撤兵了。传令,将铁壁车的木板拆下来,制作成单价。铁壁车改成马车,将所有的伤员送上马车,再将可以带走的同伴尸体带走。”</p>

铁壁车拆下来改装一下,就成为底盘较低的马车,战马都是现成的,只要是还能跑的战马都被集中到了一起,套成了缰绳拉车。战斗到了这一步,已经没有多少士兵能够自己骑马了。</p>

当赵士梁率领大军赶到的时候,战斗已经结束了半天,就只剩下满地的人尸与马尸,昭义军的军营已经被雷凡一把火烧掉。看着满地的尸体,赵士梁几乎站不住,他所依仗的一万五千游牧骑兵就这么完了,只剩下逃回来的那一千残兵败将,赵士梁手上也就剩下最后的三万步兵。</p>

赵士梁需要休息,他的大军也需要休息,一路急行军赶来,很多人都累坏了,士兵们也被如此的惨境给吓坏了,很多士兵看着满地的尸体双腿都在打哆嗦,军心大乱,这个时候继续追下去,只会一路都是逃兵出现,更何况太阳也已经下山了,黑夜中无法追击。</p>

到了夜晚休息的时候,赵士梁手下的将军与幕僚们终于是开始了大规模的争吵。争吵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决定是否要继续追击同样死伤惨重的两淮军队,就算是击败了游牧骑兵,无论是连续作战的昭义军、天字营,还是快速赶到的彪骑军,都已经是死伤过半、人困马乏了。继续追击的话,赵士梁手下的一些幕僚认为一定可以消灭掉雷凡他们,报游牧骑兵被灭之仇。</p>

幕僚们想当然,领兵的将军却不这么认为,这里距离两淮实在是太近了,撤退的两淮军队随时可能得到来自两淮的支援,就算没有援军也可以撤入两淮,到时候军队只会更加的深入敌境,拖延更长的时间。一旦触怒到了王千军的底线,王千军随时都可能率领大军返回两淮。</p>

更重要的是,以现在的军心士气,根本就没办法继续作战下去。天气寒冷,雪时不时的下,士兵们的厌战情绪越来越高,同时将军们的内心也在害怕。之前输给了王千军,众人已经是内心充满恐惧了,这一次连王千军手下的将军都打不赢,这仗还怎么打?好不容易占领了河南的大部分土地,这些将军们一点都不想战败或者战死。因此将军建议,纵兵劫掠王千军所统治的河南地区,以此来削弱王千军的实力,也借此挽回军心士气。</p>

幕僚与将军们在争吵,双方分成了两派,在赵士梁面前就这样闹了起来,一方骂对方不会打仗,只会让士兵去送死。另外一方则骂对方是胆小鬼。赵士梁现在的精神状态很不好,可他必须要做出决定。战争已经爆发,到了这地步,也不是他赵士梁想要停战就可以停战的。</p>

另外一个讨论的问题就是要如何对待突围回来的赤那等人。粱双还活着,活着冲了回来。当然也就把战败的所有责任都推到了赤那的身上,实际上也正是因为赤那等人的不听军令才导致兵败,倘若赤那当初愿意听粱双的,等待主力步兵到来,也不会有这样的结果。</p>

如此的大败必须要有人负责,将军们要求严惩赤那,以立军威。其实将军们早对游牧骑兵的高待遇十分不满了。幕僚们则反对这样做,如果严惩赤那的话,剩下的游牧骑兵一定会有怨言,这对日后继续从北方草原招募游牧骑兵很不利。幕僚们建议重赏和抚恤游牧骑兵,以稳定赤那等人。</p>

吵来吵去,最后的决定当然还是要赵士梁来做。其结果就是赵士梁全面同意了幕僚的建议,决定休息一晚后继续追击撤走的雷凡等人,同时对赤那等人进行安抚,许下承诺抚恤每一位战死的游牧骑兵。不过为了安抚将军们,赵士梁也下达了命令,只要追上了逃跑的敌人,将其击溃,他就率军撤回开封,沿途将纵兵劫掠,士兵们想干嘛就干嘛!</p>

赵士梁输得太多了,输得越多,越让赵士梁害怕。赵士梁深知,如果他无法重创王千军的军队,那么王千军在吞并大半个江南之后,转过头来第一个对付的就是他赵士梁。也只有在削弱王千军一定实力,打败王千军在河南的驻军后,他赵士梁才能够在短期内逼迫王千军不攻打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