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四十五章 齐王的回信(1 / 2)

匪帅 泣风尘 0 字 2021-08-04

 七千匹战马就这样丢了,徐州城内的齐王军队当然不能就这么算了,就算没有是王千军手下人干的证据,但光从战马留下的马蹄印就可以判断,那七千匹战马全部进了王千军所控制的两淮地区,派出去的探子一路追踪下去,直接就到了宿州城郊外,一切已经很明显了。</p>

齐王的军队永远都是无比骄傲的,徐州城守将马上就给宿州的高大壮写了一封信,要求高大壮将劫掠的战马还回去,处死所有劫掠战马的人,同时还要赔偿一笔巨大的损失,如果高大壮不同意的话,那徐州城内的军队将会直接踏平宿州。</p>

高大壮很快就写了回信过去,一再地重申此事与他们无关,他们也在想办法调查此事,如果对方不信的话,可以派人来宿州城内调查,城内就只有彪骑军的三千匹战马,全部都是有自身记号的。其实那七千匹战马在宿州城外停留一夜之后,就全部分成十股,从不同的路线送到了合肥城外的牧场了。</p>

对于高大壮的这种解释,只有笨蛋和白痴才会相信。徐州守将一点都不想跟高大壮打嘴仗,跟徐州知府交代了几句,就率领了徐州城内的两万大军直接侵入了王千军所控制的两淮地区,徐州守将要让先惹事的高大壮付出代价,不过从理面上讲,这一次的冲突是齐王的军队挑起来的。</p>

送上门来的家伙,当然是不能放过,高大壮与姜飞骑一开始就将那七千匹战马当成前菜而已,送上门来的两万大军才是主菜,只要击溃了这两万大军,自己这一边又有理的话,就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遏制和削弱齐王大军将对两淮的进攻,先面对两万人总比一次面对最少五万大军要好。</p>

徐州那边一动,高大壮这边也马上动了,从一开始探马就一直监视着徐州城,而宿州这边,所发现的探子都没有马匹,审问过后也得到了所有监视宿州城的探子都没有马匹,这就给了高大壮一个很好的机会。不过因为徐州的齐王大军太快动手了,让高大壮都来不及写信将宿州这边的事情汇报给王千军。</p>

双方的军队都动了,双方的军队都被各自的探子监视着。齐王的军队是最早出发的,得到消息后高大壮他们才出动,齐王的军队得了先手。但齐王军队的探子没有战马,高大壮派出去探子都骑着马,高大壮在双方都在行军的过程中,首先掌握到了齐王军队的行踪,并且姜飞骑的骑兵也在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捕杀齐王军队的探子。</p>

齐王军队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宿州城,打下了宿州城,整个宿州也就属于齐王的了。至于边界上的一些村落、镇子与堡垒,齐王军队全都不管,这也就给了高大壮很大的方便,不用担心齐王军队对地方上的破坏,这也是王千军愿意看到的。很快,埋伏的地点就确定了下来。</p>

接下去,也就是一场看起来简单的伏击战,可让高大壮没有想到的,受到伏击之后,在千军弩的猛烈攻击下,死伤了两千多人的齐王大军并没有惊慌,而是很快就组织起了新的反击,先锋死伤超过七成后却依旧在奋战,后续更多的军队压了上来,逼迫着高大壮不得不将命令军队死守在各自的埋伏点进行防御。</p>

偷袭埋伏的一方不得不进行防御,受到伏击的一方却转过来发起猛烈攻击,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一切都是因为齐王军队的素质,不过高大壮的神策军也不是吃素的,依靠着熟练的阵形,比较分散的神策军一步不退,并且在战斗中让一个又一个齐军士兵倒下。</p>

战斗直接进入了僵持阶段,这都是双方不愿意看到的。齐军的统帅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起了五千人的队伍,想要集中力量攻击正面,打开一个缺口,高大壮则是命令军队死死地防御住敌人的反击,因为这一次并不是只有神策军在奋战,他们还有彪骑军的协助。</p>

彪骑军从齐军的侧翼发起了进攻,并不是姜飞骑不想绕到齐军的后面,而是齐王到现在,殿后的三千长枪兵一直就没动过,姜飞骑只能是指挥着骑兵从侧翼发起进攻,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齐军统帅只能是命令军队撤退,留下三千人殿后,其他人快速撤回徐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