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十八章 朝廷内的矛盾(1 / 2)

匪帅 泣风尘 0 字 2021-08-04

 外戚们相信,大同的那些人只是想要银子和权力而已,只要大同的军队乖乖听话,外戚们愿意拿出山西一个州来送给大同的军队,并且给予他们更多的银子,一切都是为了将山西大部分的地方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等到差不多的时候,京城的禁军就可以直接去攻打大同的叛军,彻底将整个山西控制回来,大同可是个好地方,将粮食与绸缎、茶叶卖给北方的游牧民族,换取战马与牛羊,再将战马卖到南方去,这中间的利润实在是太大了,大到让人疯狂。</p>

其实山西的势力,不管是哪一边的,其实都已经做好了准备,准备了整整一年。山西地方上的官员一有动作,齐王留下的那些豪门世家也就不客气了,山西地方上的官员过去的一年里得到了禁军的援助,他们这些豪强们也有齐王所派来的精锐士兵的援助,有了强援的地方豪强们终于是可以好好地出一口气了,数千乱民直接围攻地方衙门。</p>

这一招可是打了山西地方官员一个措手不及,最关键的就是各县衙被围攻,县令被包围后,地方上的壮丁就发动不起来,反过来那些壮丁则是被暴动的豪强给裹胁了。等到各州、府要发兵的时候,形势对齐王的那些豪门世家十分有利,这下远在京师的外戚们有些着急了,急着命令大同的叛军南下,朝霞公主与耿老将军是绝对不会派出禁军的,如果真的动用到了禁军,就有可能刺激齐王直接挥军进攻京师。</p>

山西大同的叛军终于是南下了,两万骑兵。整整两万骑兵,这些骑兵可不是中原那些普通的骑兵,清一色都是与北方游牧民族交战多年的骑射高手,是真正的,最精锐的骑兵。当得到大同骑兵南下的消息后,京师的外戚们马上举行了家宴,好好地庆祝了一番,似乎山西已经唾手可得了。</p>

</p>

一切的关键就在于,被欺骗和出卖过一次的人还会再一次上当吗?民间普通老百姓似乎有很多这样的人,但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如果再上一次当的话,那么这么一位大人物也就差不多该玩完了,总之在官场上这样的傻瓜真的很少,有第一次就绝对不会有第二次。</p>

朝廷靠不住,外戚更靠不住,靠得住的只有自己,这就是大同叛军的经验总结。一开始大同叛军的确是答应过耿老将军要帮助朝廷,可与他们达成协议的只是耿老将军而已。一切都是看在耿老将军的面子上,但如今却是京师的外戚插手了进来,外戚也好,以前观花楼的那些婊子们也好,其实都一样,大同的军民不会再上当了。一直在大同待着的齐王的使者很快就抓住了机会,双方达成了共识。</p>

大同两万精锐骑兵行动如风,山西不管是地方官员还是那些豪门世家的乱民都无法掌握住其行踪,朝廷内的外戚是一天三道公文催促着山西大同的将军快些动手,山西大同的将军对于每一道公文都进行了回复,说他的骑兵正在快速穿插,为的就是给予叛乱的乱民致命一击。</p>

的确是致命一击,当两万骑兵出现在三万步兵的身后,发箭如雨,很多人倒在骑兵飞射的箭下,接下去就是一阵猛烈地冲锋,很多人就这样被战马的铁蹄践踏着,与泥土混在了一起。三万人的军队到最后逃出去的只有不到三千人而已,大同的骑兵不留一个俘虏,抓到的五千多俘虏被全部处死。</p>

接到这么一个消息,京师的外戚们一点都高兴不起来,不是愤怒就是哭泣,原因很简单,那三万人的军队可不是齐王留在山西的豪门世家私兵,而是山西地方官员,好不容易组建起来的三万大军,其中有五千人还是禁军秘密派过去的,没有了那三万大军,除非朝廷的禁军直接出动,不然山西就彻底完了。</p>

对于大同叛军的背叛,外戚们无比的愤怒,得到消息的小皇帝,当然也很生气了,愤怒到亲手处死了一名囚犯。现在小皇帝身边的太监变聪明了,小皇帝要杀人的话,就把刑部大牢的囚犯抓出来一个,小皇帝想怎么玩都可以,就好像这一次,小皇帝让囚犯伪装成鹿,自己连射了七箭才把囚犯射杀,他身边的太监们都在为其鼓掌。</p>

这件事一定要有人出来负责,外戚们被山西大同的叛军设计了,其实一切也都是因为这些外戚突然插手进来。但是这样的结论外戚们不承认,也绝对不敢被小皇帝还有皇太后知道,外戚们经过商量后,很快就找到了一个该负责的人,一切都是耿老将军的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