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九十一章 毒杀战马(1 / 2)

匪帅 泣风尘 0 字 2021-08-04

 既然王千军没有增兵上游的堤坝,而河南总督所损失的不过是地方上的壮丁,陕西军队的主力还在,自己手上的两万河南正规军也还在,这样的损失其实并不是太大,就是壮丁的士气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但河南总督依旧可以分兵再去攻打上游。</p>

不能攻下堤坝,也就无法获得大量的水源,现在还是夏季,就算快到秋季了,九万人也需要大量的水源,牲口也要喝水,士兵也要用水煮饭,这些都是必须的。可问题是沙河被截断后,每次都要派人到远的地方去取水,每次也无法带回太多的水,士兵们对此怨声载道,拉回来的清水首先供应的是军官,然后是牲畜,特别是战马,最后才是普通的士兵。</p>

一万陕西士兵,一万河南地方壮丁,两万军队再次离开军营,过桥之后向上游的堤坝发起进攻。不过这一次这两万人到达目的地后第一件事却是先建立起一个简单的军营,然后逐步加固军营的工事,将大量的物资运到军营后,有了立足点之后才向堤坝发起了进攻。</p>

连续四天,每天六次进攻,每次一个千人队,一步一步地向木寨发起进攻,伤亡过半后再快速地撤退,以此来消耗两淮军队并不是很多的物资。不过江明扬也有办法,在逐渐减少千军弩使用的同时,每次敌人都会丢掉一些兵器,主要是长枪,江明扬就将这些兵器收集起来,制作成短标枪,用以前擅长的方法,命令守卫的民兵用木锤敲击射出,以此来伤害缓慢进攻的敌人。</p>

可不管怎么所,如此频繁的进攻,防御堤坝的两淮军队不可能不付出代价,第一道堤坝的木寨门已经被开了五个大洞,勉强是修补好了。木墙也先后出现了十三处缺口,暂时用各种杂物给堵上了。每天夜色降临之前木寨内的士兵都要想办法清理木墙下的尸体,尸体腐烂的话很可能污染到水源,人也有得病的危险。</p>

但这些代价都算小的,关键是士兵的死伤,就连柳玉蓉的右臂都被砍伤了,还好伤得不重,没有伤到骨头。江明扬几次希望柳玉蓉能够撤离第一道堤坝,但柳玉蓉都拒绝了,这些日子她一直死守在第一道堤坝上,也就是因为柳玉蓉在,那些民兵在如此疯狂的拼杀中,依旧保持着比较高的士气,依旧认为他们一定会取得胜利。不过真实的伤亡也是惨烈的,林字营五千士兵到了现在伤亡了一千七百人,民兵伤亡了两千四百人,俘虏只伤亡了九百多人。</p>

这样连续的进攻,其实进攻的陕西军与河南壮丁也打怕了,一万陕西军死伤三千六百多人,一万壮丁则死伤了将近五千人,一个伤亡超过了三成,一个伤亡过半,两帮人真的不想再打下去了。可到最后这群人却还要继续进攻,因为河南总督派来的援军早就到了,五千陕西军,五千壮丁,还有五千河南正规军,特别是这五千河南正规军士兵,根本就是来督战的。</p>

五千河南正规军不出战,拼死力的是河南壮丁,主力则是陕西军,也就在这样,如此惨烈的战斗才能一直这样持续下次,直到王千军终于是有了新的动作,雷字营的五千人突然出现在了攻击堤坝的官军大营的侧翼,得到这个消息后,官军的七千骑兵快速地出动。</p>

王千军听到柳玉蓉受伤的消息后很担心,可他必须忍耐着,多拖延一天,虽然物资与粮草就多一天的消耗,但官军的士气与人心也同样不断地降低,特别是陕西客军,其对河南总督的不满到最后一定会爆发出来的。但王千军也不能什么都不做,特别是他在打探到河南总督手下有七千骑兵的时候。</p>

王千军猜对了,王千军这边一动,做出要夹击的样子,河南总督马上派出了那七千骑兵,不过雷凡的山字营一直就在干涸的河床边呆着,等到骑兵出现在视线之内的时候,快速地进入了河床,在骑兵到达河边的时候,山字营的士兵已经全部到了河对岸,七千骑兵只能是射出无法命中敌人的箭示威一下。</p>

七千骑兵就这样无功而返,一次是这样,第二次也还是这样,第三次还是这样,连续两天雷凡就这样跟着七千骑兵玩起了捉迷藏,这让那官军的骑兵很是生气。要打就打,不打就算,为什么还要这么折腾,马匹跑累了就要喝水,每一次到要到很远的洧水饮水,这样战马才不会太渴,但马喝饱了,在战马上的骑兵也会累。很多骑兵都想不再出击了,但河南总督担心这是王千军的欺敌之计,连续几次之后,等到骑兵真的不出击了,王千军一定会率领大军猛攻沙河西面的军营。</p>

王千军其实是把主意打在了这七千骑兵身上,有这七千骑兵在,战场上就随时都可能出现巨大的变化,骑兵的关键就在于能够快速地支援需要他们支援的地方,或者是快速地攻击他们需要攻击的敌人。官军的七千骑兵每一次出击后都要去洧水让战马饮水,这就给了王千军一个很好的机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