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明朝的那些事儿(2 / 2)

大时代之1983 杨叛儿 0 字 2021-07-24

这部戈文用来铭记那些为了国家奋战在前线的老兵们的作品,虽然文学价值有限,没有深厚的思想内涵,但却因为弘扬了爱国奉献的主旋律、关注了老山前线的战争这个现实,很快就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读者的喜爱,销量创造了军事题材长篇的记录,社会反响强烈。</p>

《士兵突击》的成就和影响力是他写的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很难达到的!而且这本书的影响力会随着一本本书一年一年一代一代的流传下去!</p>

所以无论自己接下来要写什么,都一定会是长篇。</p>

至于写作的题材……</p>

戈文想到了几天前受王昕波邀请去看的那场演出。</p>

当保罗站在台下嘲笑所有人,某一刻,观众们甚至中国乐队的乐手们的那种愤怒、怨天尤人,乃至对胜利的急迫,都让戈文感到有些陌生。</p>

那一刻戈文想到了很多事情。</p>

许海峰在奥运会上得到了中国史上第一块金牌,中国女排得到了世界冠军,《话长江》引发收视狂潮,自己的《大国崛起》轰动全国……</p>

之所以会这样,正是大家内心有着脆弱、自卑和无比的失落!</p>

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终于能够睁眼看世界了。可是随着外国的各种思想和物品涌入中国,中国人一下子就蒙了。</p>

世界发生了什么?</p>

好的事情怎么全都变了?</p>

原本还想着要去解放法国,可法国的香水让每一个中国女人双眼冒着金光;原本还想着要去解放日本,可日本的电气让每一个中国人都爱不释手;原本还想着要去解放美国,可是美国的高楼大厦、繁华盛景让每个中国人都手足无措……</p>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竟然变得如此的落后?</p>

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竟然变得如此的贫穷?</p>

世界的变化让中国人应接不暇。</p>

很多人内心充满了迷惘,很多人找不到方向。所以任何国家强大的事件才会变成全民振奋民族精神的强心剂。</p>

在自卑和自强的矛盾中,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开始了亦步亦履,开始了站起来蹒跚学步。</p>

可是,他们却忘了,祖国五千年的文化、五千年的历史曾孕育出多少辉煌的印记、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多少伟大的人物事迹……</p>

东施效颦只会让人耻笑。因为只有历史的,才是自己的!</p>

只有坚守自己的文化和自己的传统,只有从中国五千年的的深厚积淀中汲取力量和知识,才能真正的让中国崛起!</p>

中国文化中的和谐与大同的理想诉求,以及中庸与理性的处世哲学,才是中国重塑和强化大国心态的思想源泉和终极归宿!</p>

单纯的模仿,根本无法超越。</p>

戈文想到了自己在摇滚现场曾冒出过的一个想法——“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我一定会让大家再重温一下那些曾经的辉煌和伟大!”</p>

那么写一些中国历史的辉煌和伟大!</p>

应该写什么呢?</p>

首先写的和历史典籍符合,不能招摇撞骗误人子弟。</p>

其次写的浅显易懂,不能太过生僻,让读者昏昏欲睡,享受不到阅读的趣味。</p>

戈文的记忆中前世读过的历史书籍如同飞蛾一般,排着整齐的行列,次序冲入脑海。</p>

然后某一瞬间,一本书便清晰的展现了出来——</p>

《明朝的那些事儿》!</p>

(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