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偶像啊!(2 / 2)

大时代之1983 杨叛儿 0 字 2021-07-24

而事情并不是到此为止,更加好玩的事情还在后面呢。</p>

这一日《羊城晚报》的出版时间比以往晚了足足半天时间,而这份报纸一出来,就让无数人目瞪口呆哑口无言。</p>

只见这一期《羊城晚报》的头版赫然就是转载自《人民日报》的戈文的那篇文章,而接下来的版面又附上了戈文第一次表在《羊城晚报》的社论文章——《展的中国需要重视个人生命价值》。在这两篇文章的末尾,《羊城晚报》以编者按的方式,阐述了这两篇文章是如何的一脉相承、相互照应。</p>

而最最要命的是编者按的最后一句话——这两篇文章的作者均为我报的特约评论员戈文同志。</p>

仿佛沸火中又倒入了一桶汽油,又好像地震中突然刮起了龙卷风,原本就在热烈讨论《人民日报》上戈文文章的整个知识分子界也被如此凑巧的事情nong得神魂颠倒,有些无语凝咽。</p>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p>

两篇文章竟然出自一人之手,而且这个作者还这么年轻!!!</p>

难道不能一次将这两篇文章一起出来吗?</p>

这是故意还是凑巧?没有人知道,不过据新闻媒体界流传的几个iao道消息,在看到这一期的《羊城晚报》后,好几个报纸的总编都摔坏了他们的水杯,这几个总编中也包括了《光明日报》的总编辑。</p>

一时间关于戈文的讨论甚嚣尘上,那原本就已按在他身上的“思想界后起之秀的青年思想学者”,此刻也变为“思想界的青年学者”,什么后起之秀等等一开始将戈文归入初生牛犊不怕虎、初出茅庐之辈的法早已被大家抛到九霄云外。</p>

而对于戈文的身份讨论最热烈的就数大学生这个群体了。</p>

早在《一代人》表之初,戈文就已经名声初起。此刻更是因为他所写的这两篇评论文章都是针对大学生救老农这个和大学生密切相关的事件所写,迎合了改革开放初期大学生们疯狂的吸收新鲜经验、试图打破过去十多年**的种种叛逆心理,一下子变成了所有大学生的偶像。</p>

想象一下,一个人能写出《一代人》这样的诗歌来吐1ù了他们这代人的心声,接着又写了两篇符合他们心意的评论文章,号召所有人都尊重个人生命价值、提倡人ìng的解放,这样牛bī的人物怎么能不让大家敬佩呢?再加上这引起全社会所有知识分子层争论的两篇文章竟然是这个人一个人独自写出来的,如此有传奇sè彩的事情怎能不让大家疯狂?怎能不让大家崇拜呢!</p>

偶像啊!</p>

无数大学生盯着手中或者是阅报栏里的《羊城晚报》头版,在心中歇斯底里的狂叫道。</p>

(这章写的我很嗨,希望大家看的也很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