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菲律宾原来本是明朝的藩属,后来被西班牙人强占,因此西班牙人一直都对中国心怀警惕,而菲律宾的华侨人数极多,而且也形成了一股庞大的势力,自然也会引起西班牙殖民者的敌视情绪。另外中国人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菲律宾也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这又会引起了殖民者的贪婪,以殖民者凶残的本性,排华、屠华也就会必然发生的。</p>
而明朝的纵容和不做为,也使得西班牙人对菲律宾华侨的欺压更加有恃无恐,于是在后来的一六三九年;一六六二年,一六八六年,又先后发生了三次华人大屠杀事仵,尽管后三次的屠杀规模比第一次小一些,但两次死难的华教人数也都达到了两万人以上。另外在这几次大屠杀事件中,马尼拉的天主教传教士也起了不小的推波助澜作用,因为在马尼拉的传教士眼里,华人都属于异教徒。</p>
尽管华人的人数很多,但实力却不强,因为在华人背后,缺乏中国政府的支持,而自身又沒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沒有武装力量,加上内部又不团结,相反还有少数华人为了保全自己的个利益,不惜充当了西班牙殖民者的走狗,因此在每一次大屠杀中,尽管华侨都组织了起义反抗,但最终还是脱离不了失败的结果。</p>
但让人非常纠结的是,菲律宾的经济发展和繁华却又离不开华人和中国的商船,因此在毎一次大屠杀之后,华人的势力大减,而西班牙殖民者又都会假惺惺的做一些修补措施,比如释放部分幸存者,发还给他们财产,当然主要还是依靠一些汉奸走狗回国去鼓动中国商人到菲律宾来经商。</p>
而中国人也确实不是记仇的民族,商人又多重利轻义,结果每次屠杀之后,只用几年时间,中国商船又继续停靠菲律宾,帮助当地恢复经济。而华人又慢慢在菲律宾聚集起来,等达到一定的规模之后,西班牙殖民者马上就开始进行新一轮的屠杀。说得难听一点,西班牙殖民者对待华人就像是养猪一样,养肥了之后就杀,然后再接着养,就这样周而复始。</p>
当然菲律宾华侨的处境,也是十七世纪以后,中国海外华侨遭遇的一个缩影,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没有国家的支持,仅靠华侨自身的力量远不是有国家背景的欧州殖民者的对手。</p>
如果说十七世纪的前三次马尼拉华人大屠杀中,华人得不到国家支持,是因为那时中国正处于明末清初之际,国内战乱不断,国力衰弱,想支援马尼拉的华人,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么在一六八六年、一七八二年,马尼拉又发生了两起反华的大屠杀事件,那个时候的中国,正处于号称历上最强的康乾盛世时期,国为可谓是强盛之极了,完全有能力保护自己在海外的子民们。但当时的中国统治者依然是毫无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圣祖”作为自已庙号的皇帝,采取的措施仅仅就是禁止中国人去马尼拉经商。而国家沒有支持华侨的原因,则完全是因为没有海洋意识。</p>
</p>
到是后来退守台湾的郑成功,曾经想过要保护菲律宾的华侨,不仅派人向菲律宾总督下书,谴责其杀戮掠夺华侨的罪行,严令其改邪归正。并且还组织筹备军队,准备征伐马尼拉,但郑成功尚未出兵,台湾就出现内乱,而不久之后郑成功病逝,其子郑经没有父亲的大志,只是安于台湾一隅。如果当时郑成功或郑经真的出兵攻下了马尼拉,那么后面的历史,到有可能真要改写了。</p>
商毅在和菲律宾直接通航的时候,也曾考虑过这么做会不会过份刺激西班牙殖民者,再引发一场对菲华人的大屠杀,但商毅也想到,在另一时空里的四次大屠杀期间,分别相隔三十六年、二十三年、二十四年,而现在离一六三九年的那场大屠杀还不到十年时间,菲律宾的经济还沒有第二次大屠杀之前的水准,而且自己在一六四三年、一六四四年曾两次击败过西班牙军,对西班牙殖民者应该会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因此在最近几年,应该不大可能会再次发生大屠杀事件。</p>
因此商毅对此还有些半信半疑,道:“这是真的吗?”</p>
李格非道:“回禀王爷,这是张庚秋专程从马尼拉赶回来,告我的。”</p>
商毅点了点头,道:“立刻请他来见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