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二章 赴约(四)(2 / 2)

朝廷派来的官员,拿出了柳同书的奏本,上面竟然写着请求朝廷拨五十万两银子用于赈灾。</p>

要知道,这样的雪灾五万两银子便已经足够了。</p>

在过去这些年里,云南也发生过这样的雪灾,每次都只需三五万两银子。</p>

而这一次竟然要五十万两,这才派了钦差大臣前来彻查。</p>

来到云南之后,那位钦差大臣立刻将一应的账本检查了一遍,却是发现了柳同书不少贪赃的证据。</p>

这位钦差大臣将柳同书以及所有的证据全都带回了京城,由朝廷处置。</p>

而在这期间,除了从柳同书家中搬出来的那些银子和值钱的物件之外,就算是云贵总督翟全,也没能看到那位钦差大臣所查到的证据。</p>

按照这些证据,就算不判其死罪,至少也是流放,不过,在魏文康的活动下,只是判了柳同书削职为民,后代永不录用。</p>

可是按照翟全的说法,在最近两年,云南巡抚的位置一直空缺,所以云南大部分政务都是翟全在处理。</p>

而柳同书若是有奏本,必须通过自己。</p>

据翟全所说,柳同书请旨拨银的折子自己也看过,根本就没有什么问题。</p>

至于那些账本,因为在上交税银之前,翟全都会检查一遍,他同样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p>

而且,若是这柳同书真的要做什么手脚,也必然会做两本账本,而不是直接将假账记录在衙门的账本上。</p>

而最让他们心生怀疑的是,从头到尾朝廷都没有将柳同书犯案的证据给他们看过。</p>

至于霸占民田之事,更是无稽之谈。</p>

这柳同书为官多年,的确购置了不少田产,但柳家的田产几乎都租给了当地的百姓收取租金。</p>

而在去年的时候,柳同书想要在城外盖一处别院。</p>

商议之后,他便用自家的一块地跟另外一户百姓换了一块地。</p>

这件事翟全也知道,当时双方还立下了字据。</p>

只是后来钦差大臣来查的时候,柳同书却是怎么找都找不到那份字据了。</p>

因此,就连翟全都觉得这件事十分蹊跷,他告诉李元凡,极有可能是朝中有人要对柳同书下手,所以才会有这么一出。</p>

而柳同书在被查办之后,新任的云南布政使正是李文栋的心腹。</p>

而据李元凡所知,在这些年里,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多次,李文栋已经往各地安插了不少心腹,而且大部分都是知府甚至是品级更高的官员。</p>

因此,在李元凡看来,这李文栋必定是另有所图。</p>

若是正常的人事调动也就算了,但如今看来,这柳同书的遭遇却是欲加之罪。</p>

陈安晏这时候也有些糊涂了。</p>

若是李文栋是支持李彧的,那他根本就不必对柳同书下手。</p>

因为如今在朝中,也只有魏文康他们这些老臣是支持李彧的,李文栋对柳同书下手,便等于是在对付魏文康。</p>

除非真的就如李元凡所说,这李文栋是另有所图,所以才会在各地安插心腹。</p>

如此一来,等到时机成熟,他便能取李彧而代之。</p>

若是真的如此的话,那李文栋的城府也太深了。</p>

一想到此,陈安晏却是忍不住打了一个冷颤。</p>

因为在这之前,他已经将李文栋当成了自己人。</p>

他跟李彧甚至在得知李文栋是支持李彧的之后都十分兴奋。</p>

在陈安晏看来,有了李文栋的支持,李彧的胜算已经比齐太后他们大多了。</p>

可是今日从李元凡这里得到了这样的消息,陈安晏也不得不重新计算眼下的局势了。</p>

一想到此,陈安晏却是忍不住长长的叹了口气。</p>

在这之前,在明有李彧和李文栋,在暗有万通镖局,他经常有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的感觉。</p>

可是如今看来,史书上的那些尔虞我诈,恐怕根本比不上现实的残酷。</p>

不管怎么样,之前对李文栋的信任,现在恐怕得保留几分了。</p>

李元凡见他如此,却是又安慰道:“陈大人不必灰心,你还年轻,日后就能明白了!”</p>

陈安晏听了点了点头。</p>

他没想到,原本在他心中,两个分量极重的底牌,在李元凡的口中,却是这般的不堪一击。</p>

他也突然想到,李文栋曾经交代马飞,不论自己去什么地方,都一定要贴身保护,如今看来,这似乎是想要监视自己。</p>

而且,在自己离开京城的时候,李文栋还会暗中另外派出大内侍卫。</p>

之前去江南的时候是如此,这次来广西也是如此。</p>

尽管上次的时候,陈安晏已经当着马飞的面拆穿了此事,不过,再回到京城之后,他跟李文栋却是十分默契的没有在提及此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