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活该(六)(2 / 2)

不过,齐太后依旧没有说话,而那些老城也都闭口不言。

在启太后的暗示下,吏部侍郎朱大人不得不站出来说道:“杨大人抓了那个贼人,确实有功!不过追凶缉盗乃是臣子本分,若是以此就要论功行赏,臣以为还是牵强了一些!”

朱大人看了看李彧的脸色似乎并没有变化,又接着说道:“依臣之见,皇上可赐些银两、布匹,至于官职……”

朱大人的意思,自然是不能再升官职,不过他话还没说完,李彧突然提高了声音说道:“官职?”

随后,他又朝着朱大人再次问道:“朱大人的意思,还要提升杨指挥的官职?”

“臣不是这个意思……”

朱大人连忙说道。

就在他想要继续辩解的时候,李彧再次将他的话打断,转而对着齐太后说道:“按照太后的意思,杨指挥的官职是大内侍卫,只用保护朕的安全,如今反去抓一个小小毛贼,将朕的安危置于何处?如此不知轻重、本末倒置的臣子,朱大人你还要朕赏赐?”

齐太后这时候才明白,李彧是借杨雄来驳斥自己!

虽说听起来李彧是在责骂杨雄,可所有人都听出来了,他是在讽刺齐太后所说的那番话!

李彧没有等齐太后和她的人说话,而是接着说道:“等朕掌了大权之后,必然也要颁下旨令,所有的大臣都只要各司其职,千万不得僭越!就像陈大人,当初明明只是朕的伴读,却被派去跟高丽人交涉,真是岂有此理!”

听他这么一说,李文栋也有些尴尬,因为派陈安晏前去,正是他间接造成的!

不过,他很快就看到了李彧朝他偷偷眨了眨眼,李文栋知道李彧这么说不是在针对他,而是在向齐太后他们发难。

这时候,宇文德荣听李彧越说越离谱,也只能皱着眉头说道:“皇上,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为官者,当心系皇上、心系百姓、心系天下,岂能就一句职责所在就故步自封?”

看这架势,宇文大学士确实有些生气了!

而像朱大人和王翰采他们,见到宇文德荣都发话了,反驳也不是,不反驳也不是!

因为若是反驳的话,他们确实没有底气!

宇文大学士位高权重,在朝中地位极高,先皇在世的时候,他便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可若是不反驳,那齐太后那边似乎就说不通了,因此,他们一时之间也不知该怎么圆下去!

这时候,李彧却似乎来了兴致,他先是向宇文德荣行了一礼,随后才缓缓说道:“宇文大学士是朕的老师,他所说的自然很有道理,不知太后以为如何?”

这时候,齐太后也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哀家不懂朝政,不过,既然是宇文大学士说的,自然是错不了的!”

李彧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又突然对着王翰采厉声说道:“王大人,就如宇文大学士所说,你身为臣子自当为朕分忧!既然按照王大人的意思,与高丽使臣商谈似乎并不是什么难事,那王大人为何不为朕分忧?”

说到此处,李彧有意无意的看向了齐太后,又急着说道:“还是说,王大人是在替别人分忧?”

李彧此话一出,朝堂上顿时安静了下来。

而王翰采更是冒出了一身冷汗!

虽说,他确实早已投靠了齐太后,可如今文武百官都在,他们毕竟都还只能在暗处活动,在明面上,李彧依旧是大梁的皇帝!

因此,王翰采连忙跪了下来说道:“皇上息怒,是臣说错话了……”

这时候,他也顾不上其他了,只能先向李彧示弱!

不过,此刻最为不安的反倒是严公公!

因为刚才,他已经亲眼见到齐太后和几位大人竟然都在跟李彧的博弈之中败下阵来!

如此一来的话,那自己采办的差事可就有些为难了!

就目前的架势来看,若是自己未能重新采办那些送给高丽使臣的货物,那李彧必然会收回自己内务府采办的差事!

可若是要将那间差事办好,至少也要将近三万两银子。

一时之间,他也陷入了两难之境!

若是从自己这些年里攒下的银子里,拿出这笔银子,必然会引起齐太后和陈安晏他们的怀疑!

如果只是齐太后怀疑倒还好,只要自己求求情,说不定也能搪塞过去。

若是被陈安晏察觉自己有这么多银子,以陈安晏的性格来说,必然会追查到底。

到时候,自己在宫里这些年的所作所为恐怕都要暴露了!

因此,严公公这时候已经下定了决定,无论如何都不能暴露自己攒下的那些银两,因此,他也只能继续向齐太后求救!

齐太后刚才吃了一瘪,心中已有不悦!

见到严公公如此,心中更是恼怒!

若是一开始严公公就将这间差事办好了,哪来现在的这么多事!

不过,她也知道,自己还是得倚仗严公公,才能进一步控制后宫。

因此,齐太后清了清嗓子说道:“这银子,哀家替严公公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