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9章 大战前的格局(2 / 2)

……

3月31日,张伯伦发表演讲,保证波岚的独立性。

4月3日,阿道夫元首命令军队,计划入侵波岚。

4月4日,瑛国与波岚签订“担保”。

4月7日,意达利入侵阿尔巴伲亚。

4月11日,匈牙俐退出国际联盟。

4月12日,樱花国公布粮食配给法令。

4月13日,瑛国为罗马伲亚和浠腊“担保”。

4月17日,珐国外长向苏联外长提议,由珐国、苏联、瑛国、波岚和罗马伲亚组成的“和平阵线”阻止徳国发动战争。

第二天,苏联正式提出。

4月27日,瑛国徵兵制。

4月28日,阿道夫元首宣布,放弃《英德海军协定》以及《德波互不侵犯条约》。

5月7日,西班伢退出国际联盟。

5月17日,瑞碘、挪葳、芬岚拒绝徳国提出的互不侵犯条约。

5月22日,徳国与意达利签订《钢铁条约》。

6月14日,天堻事变——樱花国封锁天堻,针对瑛国。

(天堻当时瑛国在华,北方贸易的主要中心,有大约1500名瑛国国民,其中一半是士兵。)

简单说,樱花国认识到他们不可能在军事上战胜民国,于是寻求政治外交上胜利,让民国成为从属国。

而这个办法是经济,但瑛国不想看到民国失败,因为那会影响他们在华,乃至在整个东亚、东南亚,甚至大洋洲的利益。

但瑛国在欧洲一堆事,无法同樱花国开战,就贷款给民国。

(据说是先50万英镑应急,然后是500万英镑的白银抵押贷款——是公关选民做样子的,到1940年10月总共提供了1000万英镑。)

(米国与苏联也效仿,前者是4500万美元,后者是相当于2.5亿美元的卢布。)

这些事情让樱花国恼羞成怒,甚至在北方与苏联开打。

(不过,樱花国打输了,虽然是战斗力低下的部队,但让他们看到了苏联的强大。)

(实际上,他们很吃惊,因为他们原来认为可以轻易获胜的。)

(失败导致樱花国修改了原定,向北走,在北方寻找资源的计划。)

(于是就向南,而米国的太平洋舰队,就是决定大局的关键。)

(同时,米国结束了与樱花国的贸易条约,态度显而易见。)

(另外,作为有共同的敌人——瑛国,樱花国的陆军和海军与徳国外交人员达成共识,然后要求樱花国的内阁必须去与徳国和意达利签订军事同盟,否则就推翻内阁。)

(此时樱花国的内阁,就是任军方揉捏的软柿子,很多甚至穿一条裤子。)

(不过樱花国内阁为了樱花国好,还是找理由试图阻止。)

(对抗瑛国的目的是迫使瑛国停止支持民国,而不是引发新的战争。)

(与徳国结盟,可能会把樱花国拖入一场难以承受的战争,因为“和平阵线”的关系,樱花国将不得不在同民国作战时,还要同时与苏联和瑛国作战,而且还有米国。)

(但徳国与苏联签订了条约,导致8月28日,樱花国内阁总辞职——欧洲的世界真是复杂怪奇。)

(徳意日三国同盟的道路,就这样被铺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