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来说,一支没有凝聚力的球队,哪怕技战术再出色,球员实力再强,都很难取得成功,因为他们在球场上会像是一盘散沙。
那么要如何让球队更有凝聚力?
答案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
那就是要有一群打从心眼里认同俱乐部理念,并且真心热爱俱乐部的球员,而这一类型的球员往往就是本土球员,甚至是自家青训,因为他们从小就在俱乐部的培养下成长。
古往今来,所有成功的球队背后往往都有这样的一群本土球员做支撑,他们就像是一根擎天巨柱,支撑着整间更衣室,而其他球员则是依附在这根巨柱的四周围,大家伙一起朝着一个方向发力,这才能够无往而不利。
当年的ac米兰,后来的阿贾克斯,再往后皇家马德里、拜仁慕尼黑、巴塞罗那……
这些曾经横扫欧洲足坛的超强球队的更衣室里,往往都有着一股极其强大的本土力量在支撑,他们都认同俱乐部的文化和理念,并且高度忠诚。
皇家马德里的案例实际上是最有说服力的。
世纪交接那一段时间,博斯克的球队能够在两千年上演经典逆袭,夺得欧冠,本土球员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到了弗洛伦蒂诺期间,向来信奉资本至上的他,迷信于巨星,忽略了本土球员,结果导致博斯克、莫伦特斯和耶罗等本土中坚力量的离开,劳尔、萨尔加多和卡西利亚斯等本土球员失势,就连旗帜劳尔都不得不频频为巨星让位。
二零零三年就是这样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从那以后,皇家马德里再没有夺得过荣誉。
所以,高寒每一次接手球队,在组建球队时,最首先考虑的还是要如何打造出一股本土力量,之后再引进其他类型的球员。
马德里竞技就不用说了,切尔西的特里、兰帕德、乔科尔和布里奇,国际米兰的卡纳瓦罗、马特拉齐和萨内蒂等球员,而到了拜仁慕尼黑,胡梅尔斯、拉姆、施魏因斯泰格、诺伊尔、托马斯·穆勒……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中国城队的身上。
高寒经营这支球队是从青训开始发力,目的就是要先培养出一批自己的球员,而到了现在,进入了西乙联赛,他所引进的也大多都是十九岁左右的年轻球员,可塑造性强,而且很多都是在俱乐部开始正式的职业生涯,很容易产生感情依赖。
等到俱乐部青训营里的那一批球员成长和成熟起来,他们会一起组成中国城队最核心的一股中坚力量。
可以说,中国城队从无到有,一点一滴都融入了高寒对职业足球的理解和认知,而这支球队也在一步步地践行着高寒的理念。
至于将来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谁知道呢?
…………
…………
重新开球之后,巴塞罗那突然发力对拜仁慕尼黑发起了猛烈的反扑。
德甲巨人也是不遑多让,球员们忠诚地执行着高寒中场时候的安排,跟巴塞罗那继续大打对攻战,比赛也延续着上半场和下半场开局以来的精彩对攻。
双方不停地创造着机会,也在一次次地错过机会。
虽说没能进球,但每一次制造威胁,都能让球场内近十万名球迷大惊失声,每一次的进攻都能够调动他们的情绪,让他们提心吊胆。
十来分钟的时间,转瞬即逝,过得飞快。
双方在如此高消耗的对抗当中,体能也是消耗得特别快,但彼此都憋着一股劲,没有进行换人调整,都在苦苦支撑着。
终于到了第七十八分钟,巴塞罗那再一次获得了机会,依旧是梅西回撤拿球后,利用个人超强的盘带技术,甩开了施魏因斯泰格和卢西奥后,直塞向前,亨利快速启动,后插上接到皮球后,从左肋杀入禁区,推射近角破门,三比四。
进了这个球后,双方都仿佛耗尽了力气。
瓜迪奥拉率先进行了换人,而且还一次换下了两个。
高寒也很快做出了调整,在短短三分钟之内动用了两次换人名额,最后一次换人也在第八十二分钟的时候用上了。
紧随高寒之后,瓜迪奥拉也在第八十五分钟,用完了最后一个换人名额。
两队的调整让比赛节奏稍稍慢了下来,但场上局势依旧十分紧张。
又一次拉近了比分,巴塞罗那想要再加大攻势,争取进球,扳平比分,但拜仁慕尼黑却寸步不让,频频制造威胁,迫使巴塞罗那难以在进攻中倾尽全力。
到了最后几分钟,场上局势依旧是你来我往,打得难分难解,但谁都没能再创造出更好的机会,谁都没能再获得破门良机。
尤其是到了比赛最后,巴塞罗那的球员明显有些失控,梅西在补时第二分钟的时候,一次回撤防守时,铲倒了施魏因斯泰格,被主裁判出示了一张黄牌。
阿比达尔也在一次防守罗本的时候,动作过大,领到了一张黄牌。
其中,法国左边后卫将因为累积黄牌而缺席双方的第二回合比赛。
而本场比赛的最后一次进攻,则是替补上场的莱万多夫斯基得到了托尼·克罗斯的直塞球,再一次获得单刀,结果波兰前锋插上速度慢了半拍,导致皮球被果断出击的巴尔德斯在禁区前沿破坏,错失了一次进球的绝佳机会。
这一次进攻之后,主裁判也终于吹响了比赛结束的哨声。
拜仁慕尼黑客场四比三击败了巴塞罗那。
可就在比赛哨声响起的那一刻,客队教练席前的高寒却突然甩了自己一耳光,懊悔不已地喊了一句,“我的天,绝招忘了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