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补足短板(1 / 2)

 这天傍晚,独立团正在夕阳的余晖下训练。</p>

这段时间独立团白天在七岭山上挖洞建厂,闲暇以及收工回村时才找抽空训练。</p>

不过训练其实没多少内容,就是熟悉春田步枪的操作。</p>

正常熟悉步枪的操作,那都需要打上几百发子弹找点手感。</p>

八路军就没这么阔气了。</p>

他们的训练就是一遍又一遍的模拟子弹上膛,然后抵肩瞄准靶子,嘴里发出“叭”的一声枪响,接着就做战术动作再打下一发。</p>

这没办法,子弹金贵,平均每人只有25发,哪里是训练能打得起的。</p>

据虎子说,八路军的习惯是只有上战场前才允许打几发实弹,之后就得一边打鬼子一边练了。</p>

也难怪八路军在战场上总体素质比不上鬼子,鬼子那一个个都是用子弹喂出来的。</p>

不过这对独立团似乎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拉栓式步枪都差不多,何况这“中正式”、“三八大盖”、“花旗中正式”全都是仿制毛瑟步枪,战士们早就熟悉了。</p>

王学新倒是试着打了几发子弹。</p>

枪况很好,枪声清脆且偏移量小,三百多米外不用瞄准镜也能精确命中。</p>

M1这种半自动步枪的好处,就是既可以当作步枪用,危急时需要火力输出时也可以短时间打出多发子弹。</p>

区别只是扣扳机的速度慢与快,这个可以自己看情况控制。</p>

王学新试枪时就把一众部下给惊到了,他们一个个都围了上来,一脸艳羡的叫道:</p>

“连长,这啥枪啊?跟咱们的都不一样!”</p>

“对啊,这都不用拉栓,这枪好!”</p>

“啥时候给咱们也弄上一支呗!”</p>

……</p>

这时知道内情的谢宝庆就上来了:“去去去,一个个都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这枪是洋鬼子送咱连长的,全军就连长这一支,就你们也敢跟连长争?”</p>

这么一说战士们就全都不说话了。</p>

八路军的确不搞特殊化,但这并不代表大家都得一样。</p>

这批军火都是王学新从洋鬼子那换来的,何况这枪还可以说是孙尔威凭私人感情送的东西,别人当然没道理眼红。</p>

用李云龙的话说,就是:“谁要是眼红,你他娘的也搞几条生产线几万支枪来,别说几万支了,能搞几百支来,我李云龙求爷爷告奶奶都把这枪给他送去!”</p>

李云龙这是打着一手好算盘。</p>

M1步枪虽说是目前最先进的半自动,但怎么说也是制式步枪,目前造价100多美元一支(狙击型贵些),大概抵春田四支,李云龙却想用几百支来换。</p>

苏欣这段时间也是一天到晚在山上跑……这小丫头工作上的认真劲那是没话说,连着中午都没回村的。</p>

其实战士们中午都没回村。</p>

这是因为从村里出发到七岭山就得一个多小时,中午要是回村吃饭,一来一回路上就得多耽搁三小时,一天下来干不了多少活。</p>

于是炊事班那就是早上做好饭让战士们每人用饭盒带着,中午就在山洞里将就着吃一餐,稍事休息后接着干,直到下午天黑前回村。</p>

因此王学新与苏欣虽然都在三家店,接触的时间却不多……王学新一直都在村里守着电台负责与孙尔威联系。</p>

李云龙因为担心漏了什么,还给王学新配了四个电台兵一个通讯员,轮流守着电台一刻都不放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