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燃烧瓶(1 / 2)

 燃烧瓶这事王学新就没去麻烦张万和了,这么小的玩意自己就能搞定,整出来再说也来得及。</p>

所以他直接找几个酒瓶子来,就是李云龙最爱喝的那种汾酒酒瓶。</p>

这种瓷瓶在八路军和百姓中还有不少,如果需要让百姓开窖烧也不是什么难事……八路军啥都缺就是不缺瓷器。</p>

制作方法也十分简单,只要往酒瓶里头灌上凝固汽油再塞上布条就成了。</p>

王学新原本也考虑过是否要加白磷塞子,这样要用时只需要把塞子一拔就甩出去就可以了。</p>

但考虑一番还是觉得不能贪图这点方便。</p>

原因是瓷瓶原本就易裂易碎,凝固汽油弹烧起来也无法控制,如果再将它跟能自燃的塞子装一块……那运输起来就危险了,一不小心只要温度过高或是瓶子裂了什么的,一烧就是一整车。</p>

现在这样就挺好,明火与凝固汽油分离,运输和储存都没有太大的危险,到战前把瓶塞打开再塞上布条都来得及。</p>

至于明火,大不了人手发一个简易打火机。</p>

说起打火机,这东西在八路军中不算什么稀罕物。</p>

这不是说八路军从鬼子那缴获多少打火机,而是部队里吸烟是寻常事,有条件的吸鬼子的烟,没条件就吸自己的卷烟或是烟杆。</p>

要吸烟就得有火。</p>

最常用的是火柴。</p>

只不过火柴实在不方便,下雨或是涉水、过河之类的弄湿了或受潮了就没法用。</p>

于是战士们就自个想办法整简易打火机。</p>

方法很简单,就是用一个子弹壳做容器,里头装点汽油填上点棉蕊,弹壳出口处焊上一个小齿轮,下方再焊一个固定火石的铁条也就成。</p>

部队里常抽烟的都会想办法从铁匠帮忙弄上一个,他们把这称作“子弹火机”,值十根烟。</p>

这玩意要是让兵工厂做那还不是一整就一大批!</p>

就在王学新用一个竹篮拎着几个酒瓶去试验场试试这玩意能不能成的时候,路上正好碰到苏欣。</p>

苏欣穿着一身土布棉衣,据说是因为这次转移太突然,她的行礼在运输途中遗失了一箱,于是到了大槐村只能从老乡那买了一套棉衣穿上。</p>

不过这人就是有气质问题,虽然这穿的是土里土气还略显宽大的棉衣棉裤,但苏欣穿着就是别有一番风味。</p>

苏欣看着王学新的样子就“哟”了一声:“小王同学,日子过得挺好的啊?还整上这么多瓶酒!”</p>

王学新也懒得跟她解释,扬头道:“一块去喝几口?”</p>

苏欣问:“还有谁呢?”</p>

“还能有谁呢?”王学新将竹篮晃了晃,打趣道:“就这么几瓶,都不够咱俩喝的吧!”</p>

苏欣一看那篮子,五瓶汾酒,口气不小啊!</p>

小东北有这么好的酒量么?</p>

以前也没听说!</p>

接着苏欣又感到一阵莫名的紧张,就两人喝,那是不是……</p>

见苏欣在后头发愣,王学新在前头回过身催促道:“发什么愣啊?动作快!”</p>

苏欣轻轻的“嗯”了一声,偷眼看了看周围,见没人注意就喜孜孜的跟了上去。</p>

“小王同学!”苏欣轻快的走到王学新身边,脚步都些跳起来了:“我酒量可能喝不上几口……”</p>

“没事儿,你看着就成!”王学新回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