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形意拳的根基(2 / 2)

话说到这里,王洪就问邢健候:“你们站什么式子?”

邢健候称尚云祥这一脉管三体式为“形意母式”,他们以站三体、劈鹰捉为主。

要说形意拳讲究站三体式的,还以郭云深自己,和他教出来的几个徒孙最有名。

郭云深自己站三体式,也不知道站成什么样了,就叫来几个傻小子,一个拿一根长长的白腊杆子,顶在他腹部,而这郭云深先生一叫劲儿,五个傻小子全摔出丈外。

孙禄堂是郭云深的徒孙,却是他亲自带出来的。孙禄堂有个徒弟,叫齐公博,为人特别喜欢武术,好不容易拜了孙禄堂为师,却发现自己身体不怎么协调,别人一学就会的,他要琢磨很久。

这人也执着,知道了“万法皆出三体式”的说法后,就专门琢磨三体式。

结果站了三年,硬把三体式里的东西站了出来,摆个架式一站,师兄弟们是推不动、拉不动、甚至抱也抱不动,摔也摔不了,跟树生根一样。

这时再练其他东西,跟换了个人一样,一学就会,一点就通。后来,这位齐公博先生就到河北省的一个高校里当了国术教师,这就是“入门先站三年桩”的来历。

而邢健候的老师尚云祥,虽然拜李存义为师,却也跟师爷郭云深老先生学习了很长时间,他传下来的练法与孙禄堂的十分接近。

他曾经当众展示过一次三体式。

有个人擅长双跺子脚,脚到墙塌,他向尚云祥逞能,结果尚云祥三体式一站,让他踹,第一次没踹动,第二次便一跃而起倾力再踹,尚云祥丹田一省气,反把这人摔出了老远。

当面说话与看书的区别很大。邢健候知道王洪想串些拳,却也没有隐瞒什么,一个是这些东西都写在了书上,再一个,武人之间的惺惺相惜,仅是把普通的练法讲一讲,没什么忌讳。

就把他们这一枝的根基三体式和鹰捉说了一下。

尚云祥老师教他们形意拳,只讲拔背、沉肩、坠肘、并膝、提肛、裹胯和三圆、三顶、三扣。威力之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

邢健候一样一样的讲,王洪一样一样的对应,总算具备了学习形意拳的一些基础。

一聊起拳来,两个都算是武痴的大男人就忘了时间。

赵婧之听也听不懂,只看到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说话,时不时还比划下,就这么枯坐到了中午。

邢健候就想带二人去吃午饭。

可王洪与邢健候是以武会友,只谈武艺,也不准备深交,推了午饭,离开了辽阳。

走在路上,他试着把今天理解的东西,与书上的东西合在一起站了一小会三体式。

发现的确有意思。

剑法与三体式不一样。剑拿在手里,人使唤着剑,剑带着人,总想往目标身上进。剑法的练习有几个特别的地方,不讲出来外人难以掌握的,比如那个力贯剑尖,比如那合身扑枪。

三体式站那么一小会,就能感觉到身体的种种变化与存在。重心、中心、劲力的传递、身体的启动与制动,甚至呼吸,都能清晰的感觉出来。

难怪邢健候说,站进去了,就越站越想站,整套拳似乎都在这一个东西上。

赵婧之看王洪有点入迷了,就问他:“呆呆的站着,也不比划,能出功夫?”

王洪得意的笑着说:“出功夫是自己搞明白了一些东西。这三体式是个好东西,要说杀人的能耐,没有剑法管用,可琢磨身体变化这一块,不得不服气这东西的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