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移民(2 / 2)

察哈尔地广人稀,全省278957平方公里的面积只有二百一十一万人口。很多地方都是十多里地都未必能见着一户人家,这对察哈尔的发展是及其不利的。所以在经过和省民政厅商议过后,苏童决定从周边的省份大规模的移民,以改变察哈尔的人口构架,未来的察哈尔无论是修路办厂还是开矿,实在是太需要人了。</p>

经过了大半年的努力,到一九三六年初时察哈尔民政厅终于从周边的各省迁移了近八百万人口,总算是满足了苏童对人口的最低需求。</p>

自从一九二九至一九三三年的经济大危机爆发后,各国经济金融制度均遭严重破坏,金本位彻底崩溃。一九三三年三月,在大量银行倒闭和黄金外流的压力下,美国宣布停止兑换黄金禁止黄金输出。直到一九三五年这个号称世界上最自由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没能从金融危机中恢复过来,大量的剩余商品和机器设备都堆放在仓库和工厂里无人问津。当苏童派去的采购人员压着苏童从月球基地开采提炼出来的大批黄金到达美国的西海岸时,美国人简直把他们当成了上帝。</p>

什么你要买小麦面粉哦上帝请宽恕我吧,我上个月刚把一船的食品倒在了河里,你要多少我就给你多少,你还想要机器没问题,我马上帮你联系,什么你需要很多机器哦只要价钱合适我就把准备运到苏联的机器全部转运到察哈尔去。至于和他们原先签订的合同谁还记得它呢,爹亲娘亲都不如金子亲啊。什么你怕日本人在海上拦截哦没问题,你只要交上一笔适合的运费,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海军们是很乐意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一份微薄之力的。</p>

就这样,靠着美国的输血,现在的察哈尔就象一个巨大的工地日夜不停的轰鸣着。以至于国内的报纸把察哈尔称为华夏民国的经济发动机,以至于听说从苏童嘴里传出的走,到察哈尔打工去成了全国流行的语言。</p>

都不勒吉是察哈尔靠近蒙古的一个小县,本来是个偏僻的小地方,可劲近几个月来这里却是热闹了起来,因为有很多商人都要到蒙古收购羊毛和羊肉。都不勒吉就成了一个中转站,庞大的人流造成了现在繁荣的景象,不过几个月这里就多了好几家的客栈。</p>

黄老板就是一个专门收购羊毛的二道贩子,不过现在像他这样的二道贩子可是最受牧民们欢迎的,往日里没用的羊毛成了抢手的原料。</p>

察哈尔政府用这些羊毛制成了美丽保暖的围巾羊毛衫等衣物,这些物品一推出就受到了国内各个阶层的热烈欢迎,尤其是年轻女性的吹捧。甚至飘扬过海到了美国英国等地。</p>

女美的天性是不分国界的,能够在冬天扔掉厚重的棉衣穿上轻巧时尚的羊毛衫已经是今年女性的流行趋势了,连经济危机也不能阻挡这种潮流的蔓延。这让躲在家里和两个准媳妇培养感情的苏大长官感慨女人的衣柜里永远缺少一件衣服这句话是多么的准确。</p>

察哈尔从民国二十四年的八月到民国二十五年三月共从外省移民一千一百余万人,分别都分布在了以林郭勒盟为中心的察哈尔周围。这是为将来扩大工厂的招工和扩军做的准备。</p>

经过以苏大长官为首的察哈尔政府大半年的努力,现在的察哈尔至少在外人看来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城市了。</p>

今天第一更,本来是昨晚更新的,可昨晚小孩太顽皮12点还不睡觉,阿顶只好那个啥,很恼火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