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戈文vs陈观鱼(2 / 2)

自然陈观鱼的这篇回复文章一见报,就让文坛的作家们、新闻媒体们突然之间感觉到了一种难以抑制的兴奋感——</p>

这是要论战了吗?</p>

其实大多数读者对于戈文的那篇评论也仅仅是感到有些新奇而已,他们看的时候心里觉得很是爽快,他们并不知道戈文为何突然间写出这样一篇评论来,他们也并不了解事情的原委,而陈观鱼突然间的献身倒是让大多数人真正提起了兴趣。</p>

然后他们就从一些关注此事的新闻媒体的报道上了解到了事情的原委,原来这两人是相互打口仗啊</p>

你知道中国人大都是喜欢热闹的,走在大街上,如果一个人突然无聊的抬起头去盯着天空看,装出煞有介事的样子,那必定会引来一群路人停下脚步同样搜寻着天空,再然后就会有更多的人,直至交通堵塞。你要是问他们在看什么,他们又不出个一二三四来。</p>

所以面对这样一场似乎很有趣的事情,读者们同样兴奋了。</p>

这就是八卦的力量</p>

而就在陈观鱼对戈文的嘲讽进行了反击的第二天,戈文的文章再次出现在了《文汇报》的副刊之上。</p>

《有些人,话糙理不糙;有些人,话不糙人糙》</p>

昨天看到了陈观鱼同志的回应。看了很有意思。可能文学评论家就是有不仔细看人文章就可以开始进行道貌岸然的评论的本领。</p>

那我也申明一下吧。</p>

我通篇文章里没骂您一个字。</p>

“屁”是骂评论的,您别自作多情,以为您就是评论界。</p>

“逼”是生殖器,但“装逼”的意思不是假装自己是个生殖器,您别断章取义。我的是装逼的逼而不是你**的逼。</p>

“**”是我在操,和你没关系。</p>

“厉害”并不是牛的逼,不相信您不知道。</p>

至于“茅坑”,我觉得茅坑很无辜。难道所谓进了文坛的人都不上茅坑?也是,排泄物都写出来了,自然用不着。</p>

仔细看看文章吧,有一个字是骂你的吗?牵涉到您的地方全是陈观鱼同志,如果您硬要陈观鱼同志等同与傻就是我在骂人的话,那我也没办法。</p>

文章的意思其实就是,别文坛不文坛,每个写文章的都是作家,每个作家都是写文章的,写科幻自然也不例外。尤其是很多科幻,都是好文笔,好幻想,这都是文学,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您最近一直批判的《伤心者》,不知道您老看过昨天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由贺敬之老先生写的评论没有?连中宣部的老同志都如此欣赏《伤心者》,可见这篇科幻确实是非常的优秀了吧</p>

所以请您别教导人家应该怎么写,不是你了是文学,就是文学,你不是文学,就是作文。</p>

文学不需要任何人的肯定和指引。这年头,除了科普作品以外,什么都可能是文学。</p>

当然,纵观中国的文学评论界,一部分人的特和长项就是,1:不知别人所云。2:自己不知所云。3:不知所云还特能云。这事都提升到道德法则的高度了。既然您还曾关注过子,知道子是个后起之秀,那想必您知道我自出道至今经常被评论界甚至还有一些读者骂,当时您怎么没有跳出来追求他们的道德啊?</p>

……</p>

……</p>

戈文从来都是媒体关注的焦,这子从来都不是安分的人,每一次都会掀起巨大的bō澜,引起巨大的轰动。而和戈文有关的事情也是读者们喜欢的事情,要不然曾经的报纸《新周晚报》也不会因为刊登了戈文被逮捕的照片儿一跃成为华东地区的一家上了规模的大报纸。</p>

这些天里关于科幻界与评论界、科学界科普界的争论,其实只要是搞新闻的就都知道,可是这样的事情可以报道,可是涉及的面太广、人员太杂,煽风火就有些过了。</p>

前些天钱学森与戈文的论战其实一个很好的新闻事件,可是因为戈文的偃旗息鼓,可是因为媒体们忌讳报道领导们的琐事,自然无法将那一场讨论进行炒作,现在终于来了一次机会——</p>

戈文vs陈观鱼,科幻作家vs评论界精英……</p>

啧啧,这样的话题一定会非常火,一定能让咱们报纸的销量更上一层楼的。</p>

更多到,地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