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1984年的1月1日(2 / 2)

同样是在这一天,也有一本杂志的创刊号面市了。</p>

这本叫做《阅读》的杂志原本是少有人问津的,可是就在读者们在前往各大书店、各种书摊去购买自己喜欢的杂志的时候,就在他们的目光无意间扫过这本洁白的杂志的封面的时候,很多人注意到了在“阅读”这个大大的刊名的旁边,一个墨绿sè的方框中圈着几行浓墨重彩的字体——</p>

</p>

“阅读无禁区”“李洪林”</p>

“大国崛起之走向现代”</p>

“乡村教师”“戈文”</p>

“科学与民主的赞歌”“郑文光”</p>

……</p>

那“阅读无禁区”五个字和“戈文”两个字,被放的大大的,似乎生怕被人忽略掉一般。</p>

而“戈文”两个字更是占据了两行的位置,最是显目。</p>

……</p>

……</p>

阅读无禁区?好大的口气</p>

一些已经拿到自己想要的杂志,就要打算到柜台前付款的读者心中涌起了一阵不屑。</p>

可是当他们看完这篇《阅读无禁区》的文章之后,就不得不惊叹起来了,这竟然是一篇雄文</p>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原则问题——人民有没有读书的自由?</p>

要知道此时中国已经掀起了一阵“清理精神污染”的热cháo,穿衣打扮、娱乐活动甚至听歌看书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和规范,民间已经出现了像文革时候的收书运动,这让渴求知识、渴求书籍的普通读者们如何能受得了。</p>

而这篇《阅读无禁区》像是一面读书人的旗帜一般,发出了人民有读书自由的权利,这样简洁而又坚定的文章不是雄文是什么?</p>

好文章啊</p>

再草草的翻开杂志看了看其他的文章后,一些原本没有打算买这本杂志的读者们意犹未尽的砸吧砸吧嘴chún,然后又从口袋里掏出钱来,将这本有与众不同的杂志一边买了下来。</p>

……</p>

……</p>

阅读无禁区?戈文?</p>

大多数读者一看到这几个字之后就都浮起了一个念头——戈文又写了新的文章?</p>

好奇心之下,很多读者就从书架抑或书摊上将这本《阅读》杂志拿了起来。</p>

可是等他们仔细看时,却发现这“阅读无禁区”和“戈文”并没有半máo钱关系。</p>

然后他们就看看清楚了一件事——这本杂志在也刊登有戈文的大国崛起系列文章之余,竟然还有戈文的一篇新文章。</p>

天大的惊喜</p>

要知道现在在民间关于大国崛起的讨论已经越来越盛了,几乎成为了一个全民参与的话题,只要是经常看书看报的,就没有不讨论这个话题的。毫不夸张的,现在这个大国崛起的系列文章已经和几个月前中央电视台播放纪录片《话长江》时引起的轰动几乎一般无二了。</p>

希望也是关于大国崛起的文章啊</p>

读者们怀着这样的期盼,翻开了那篇《乡村教师》。</p>

对于大多数读者来,他们如果想要看戈文的大国崛起文章的话,那脑海中浮起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去找《读者文摘》,哦,应该叫《读者》了,而不是《阅读》。所以他们翻开这本《阅读》杂志之后的第一个动作,不是去看《走进现代》,而是直接翻到了《乡村教师》那一页。</p>

唔,竟然是一篇?不过这篇似乎很好看啊</p>

大多数人按着惯性,依然顺着的情节发展继续看了下去。</p>

嘶……竟然有外星文明?这是什么了?</p>

很多人倒吸着凉气抬起了头。</p>

其实科幻界的动luàn对于一般读者来是很遥远的,大多数读者或许在往日的阅读中零散的看过一些科幻、科普作品,不过这并不代表着他们喜欢或者是关注此类的作品。</p>

当然也有喜欢或者是知道中国科幻界现状的读者们,对于这些读者来,在一个多月的科幻荒芜中,能够再次看到一篇科幻作品,这真是一种绝佳的享受啊</p>

不过不管是不了解科幻的读者,还是喜欢科幻的读者,在看这里后,所有的人都已经深深的被这篇与众不同的开头中那个乡村教师的经历所深深的打动,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要接着看了下去——</p>

然后洁白的纸页上就沾染上了泪痕。</p>

然后这些读者就安静的站在周围汹涌的人cháo中默然无声。</p>

然后这些读者就深深的被这篇所征服,被中所蕴含的煽情、壮丽所感动</p>

这是我看过的最优秀的了</p>

很多读者的心中都涌起了这样的念头。</p>

有些高估自己了,从晚上7开始写,到现在才写了四千字……这真是个悲剧</p>

问个事——</p>

大家喜不喜欢看高层间的斗争?</p>

请童鞋们在书页的读者调查中填一下自己的意见吧。</p>

大家或许看出来了,最近两三章开始铺垫了一伏笔,虽然不擅长,可是如果大家喜欢看的话,那叛儿就展开了写这一块情节。</p>

不管怎样,这本书是献给你们的</p>

最后继续求月票,求打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