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来自《读者文摘》的约稿信(2 / 2)

如果我们凑到跟前的话,就会发现这个拆开的信封是已经用过的,邮票上的邮戳清晰的可以看到甘肃兰州市,收件人的地址是上海市《收获》编辑部戈文同志收,而那个填着寄信人地址的地方则写着一个让人意外的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南滨河东路520号《读者文摘》编辑部敬上。</p>

不错,这封信正是《读者文摘》编辑部寄过来的,更准确的,这封信是《读者文摘》编辑部发给戈文的约稿信,是中午戈文去《收获》编辑部替巴金领取资料时,李煜递给他的。</p>

从李煜的手中接过信时,戈文还很惊讶的,他除了上海本地有一些朋友之外,外地似乎没有什么认识的人呢。或许是读者来信,不过又不像,地址上可是《读者文摘》编辑部啊。</p>

不过等戈文在回到巴金的家中坐下来打开这封信时,他终于知道了这是一封什么样的信件。</p>

在戈文面前的信纸上写着:</p>

亲爱的戈文同志:</p>

冒昧打扰,还请原谅。</p>

我是《读者文摘》杂志社的一个编辑,在今年9月的《收获》杂志上看到您发表的散文《道士塔》。您的这篇文章不仅文笔优美而且具有极其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感情,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散文。</p>

这篇《道士塔》很符合我们《读者文摘》的办刊主题,也与《读者文摘》的定位几乎一致,所以我想在《读者文摘》中转载您的这篇文章,不知您是否愿意?</p>

另外,我代表我们《读者文摘》编辑部的全体编辑同仁向您约稿,希望《读者文摘》能够刊登您的新作品。</p>

我们期待着您的回复。</p>

最后,我想向您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们《读者文摘》的基本情况。《读者文摘》是于1981年创办的新刊物,杂志的定位为宣扬和坚持真善美,让读者从我们的杂志中感受到心灵的温暖和教育。</p>

虽然《读者文摘》的办刊时间并不长,可是在编辑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个编辑都认认真真的培养《读者文摘》,我们努力使这本杂志有思想、有追求有风骨、有情致、有志趣、有格调、有性格、有风韵,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幸福家园,有自己的自然环境和自己的祖国……</p>

所以虽然创刊只有两年多时间,可是目前我们杂志的发行量已经达到180万份之多,由此可见,《读者文摘》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也是一个作者理想的发表作品的媒介。</p>

附上一本《读者文摘》样刊,请您收阅。</p>

此致</p>

安</p>

《读者文摘》编辑部郑元续</p>

1983年9月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