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税赋(2 / 2)

一品宰辅 堵上西楼 0 字 2021-08-18

其实它是很重要的!</p>

这关系到百姓们的生计问题!</p>

万一遇见灾荒之年,官府的那一份是一定要的,地主无论如何也能落下一点,最终倒霉的就是侍候那些田地的农人了。</p>

“繁之啊,有些事,不能看得太明白,不然这官可就当不下去。”</p>

“人们说慈不掌兵……事实上慈、也不能掌权!”</p>

“季县令算得上是这些年来的一个好官了,可正因为他当了一个好官,在凉浥县呆了足足八年!”</p>

“凉浥县的百姓们倒是能够活得下去,但季县令的前途……”</p>

杜师爷摇了摇头,“可惜了他的那一身才华!”</p>

许小闲不知道季县令有多高的才华,他也不知道季县令为凉浥县做了哪些事,他只知道这个世界的农民苦啊,远比曾经那个世界的百花村的村民苦多了。</p>

好吧,反正老子既不掌兵又不掌权,就连那六十亩田也分润了三成给张大爷,良心上算是过得去了。</p>

我不是救世主,捣鼓出那两个作坊来,至少百花村的村民们不至于挨饿受冻了。</p>

“这税赋究竟包括了那些东西?”</p>

许小闲得搞明白这个问题,因为他而今的目标就是当个大地主。</p>

“要细细论起来可就多了,主要是土地税,土地上的产出的五谷都要课税!其余的嘛,比如头子钱、义仓税、农器税、牛革筋角税、蚕盐税、市例钱等等等等。”</p>

</p>

许小闲顿时瞪大了眼睛倒吸了一口凉气……这特么的,名目如此繁多,还要不要人活了?</p>

“头子钱是个什么东西?”</p>

“就是法定税赋之外加收的钱,通俗点讲,就是地方官府来钱的一种手段,算是附加税的一种。”</p>

许小闲明白了,附加税他懂,比如教育附加税、城市建设附加税等等,原来这些东西是有传承的。</p>

“咱们季县令并没有在凉浥县征收各种附加税,也据理力争为凉浥县减免了一些乱七八糟的税,所以这凉浥县县衙的日子过的是苦哈哈的,但老百姓都还过得下去。若是换一个县令……老百姓大概也就只能吊着一口气罢了。”</p>

“大辰都这样?”</p>

“差不多都这样,江南富庶之地会好一些。对了,繁之,咱们什么时候去看看水库修在哪里?”</p>

“明儿个吧,我来县衙接你。”</p>

许小闲话音刚落,季县令一脸漆黑骂骂咧咧的走了进来。</p>

他坐在了茶桌旁,深吸了一口气,大骂道:“狗曰的曹不动,他将今岁小麦的亩产核定为了两百五十斤!”</p>

“这狗东西哪里种过田地?除了江南江北,大辰有几个地方能够达到两百五十斤的亩产?”</p>

杜师爷吓了一跳,“东家,理由呢?”</p>

“他说今年凉州风调雨顺,田地产量自然应该增加!”</p>

“那究竟咱们凉浥县的小麦亩产平均是多少?”许小闲好奇的问了一句。</p>

“刚才和郑基郑县丞核仔细算过了,仅仅一百五斤!”</p>

多核定了五十斤,那就每亩地就要缴纳七十五斤的小麦,实际是一百五十斤产量,余一半也就是七十五斤,佃户实际只能得十五斤……种五十亩田,才能得七百五十斤!</p>

这地,种的很是憋屈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