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4章 当众演讲(2 / 2)

休斯顿点点头,想了一会,再抬头看杨锐,突然神情有些扭捏的道:“杨锐先生,我能不能写一些关于您的新的pcr仪的论文?”

“咦,这不用问我啊……你是想要哪方面的资料吗?”

“如果能得到最新的全自动荧光染料标记法的运行数据的话,那就能节省很多时间了。”休斯顿脸红了一下。

他的要求对科学家来说尚属正常,对于商人来说就略显过分了。

也是他太想写成论文,才做出了请求。

如果能先期拿到新的pcr仪的资料,就可以先期完成各种测试,并发表论文,这样的文章几乎是白得的,唯一的要求就是快而已。

休斯顿到了pcr实验室,还一篇论文都没有发表呢,也是有些忍耐不住了。

杨锐只想了几秒钟,就展颜道:“没有问题,我明天要来数据,就给你看。”

“好的,好的。”休斯顿高声道:“我会把第二作者写成您的名字的。”

“不用了,在引用中注上我的名字就可以了。”杨锐笑着摆摆手,他要第二作者有什么用,出现在引用中反而不同,被瑞典科学家介绍给瑞典科学家,本来就是他的既定计划。

事实上,如今的计划,已经执行的超出他的期望了。

休斯顿感激莫名,心里始终装着这件事。

过了几天,眼瞅着杨锐完成了论文,并将之寄发给《sce》,休斯顿不禁提议道:“杨锐先生,不如在斯大宣读一下你的论文?最近正好有一个空窗期,是个难得的机会呢。”

对于科学界来说,当众宣读论文是少见又有趣的事,在早些年,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后来就渐渐出现的少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众宣读论文是自信的表示,因为当众宣读往往意味着有可能被当众质问。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科学家的名气问题。

以前的时候,科学家的人数很少,大家的交流渠道有限,名气很大的学者多年出山一次,做一次当众的论文宣读,就会有很多人来听。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国际会议渐渐的取代了这种当众宣读论文的方式,一个人的名气总是没办法和许多人相比的。就算是大犇级的人物,也不一定比好几个大牪级的学者吸引力强,再一方面,国际会议来的人总归是要多一些——至少报销起来更方便——再做当众宣读论文的人就更少了。

不过,杨锐目前的情况却不一样,他的声望正隆,相比学术界的名气,首先刷出的社会声望就强的不行,这样的学者,斯德哥尔摩大学邀请起来是一点压力都没有的。

另一方面,斯德哥尔摩大学因为诺奖的原因,本身就是有些与众不同的,他们秉承着传统,每年都会做一定量的当众的论文宣读,办起来驾轻就熟。当然,大部分有资格做当众的论文宣读的学者,要么是诺奖获得者,要么是诺奖候选者——全世界最容易见到诺奖学者的地方就是斯德哥尔摩,这是人家的资源,没理由不让人家用的。

杨锐自己都没有想到能捞到这么一个机会,不禁问道:“我在斯德哥尔摩大学当众宣读论文,合适吗?”

“有资格在《科学》上发表的论文,怎么会不合适呢。您放心吧,只要您同意,我会办好的。”休斯顿说的冠冕堂皇,却也悄然的对杨锐有所暗示。

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的相处,要说休斯顿意识不到杨锐对诺奖的小心思,那是不可能的——天底下的学者,只要有点兴气,都不可能是诺奖为无物。

但是,休斯顿只当看不出杨锐的小心思,却是决定暗地里为杨锐行个方便。

休斯顿是斯德哥尔摩大学的正职教授,虽然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不怎么样,在斯德哥摩尔大学内部却是说得上话的。他觉得杨锐的水平可以做当众宣读,帮他申请一个,谁都说不出二话来。

杨锐自然应允。

过了两天,斯德哥尔摩大学就发来了邀请函。

与此同时,各大媒体也都收到了邀请函,有的就此发布了新闻,有的则调派记者,准备进行深度报道。

而在学术界与媒体界之外,另有一批人,也对杨锐当众宣读论文,倍感兴趣。

……

小剧场:

苏格兰场大boss:听说,杨锐又发表了一篇论文,是关于pcr的。

手下:派小七去吧,他长的美,也许听得懂。

大boss:让小贝也去,懂曲线的人一定是理科生,我们这次一定要抢到最多的黄金时刻。

手下:渣。

……

西西里岛。

教父面对滚滚的浪花:听说,杨锐又发表了一篇论文,是关于pcr的。

手下:我们这就去绑架几个生物学家。

教父:几个是不够的,最好派人去现场。

手下:是。

教父:让核心成员做好跑路的准备,你们也是,一旦发现有新的黄金时刻出现,立刻离开。明白吗?

手下齐哭:教父,我们离不开您。

教父:乖,我也舍不得你们。

司机:老大,该去机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