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6章 义不容辞(2 / 2)

谁走前面,代表着今天做汇报的人是谁。

杨锐顿了一下,还是仰首挺胸的走到了前面,事到如今,还怂什么呢。

乔公的会客室里,隐约还有声音传来,三个人等了几分钟的时间,才见会客室的大门洞开,有官员模样的男人含着腰退了出来。

“三位,请。”负责导引的秘书站到了门侧。

杨锐、朱院士和蔡教授鱼贯而入。

“杨锐杨研究员来了。”乔公就站在房间的正中央,没有坐下,满面的笑容。

杨锐紧张的情绪一下子就被冲淡了,略显放松的应了一声,并打招呼。

他是见过乔公好几次了,若非这次关系到自己,也不至于到紧张的程度。

乔公笑着点点头,又压压手,道:“坐,都坐,我刚才坐累了,想站一会,你们坐下就好了,不要管我。”

他说着,往后退了两步,免得站着的压迫感太强。

“乔公,我们这一次,是想就杨锐同志的最新研究,向您做个汇报。”朱院士和乔公的关系更加密切,此前也做过基本的沟通,三言两语的,就将最近几日的事情,给说了一遍。

乔公静静地听着,等朱院士说完了,目光自然而然的看向杨锐,笑道:“没想到啊,咱们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么年轻。”

“离诺贝尔奖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杨锐小小的谦虚了一个。

“这的确是一件大事,我原则上是赞成的。”乔公接着抬起头来,问:“你们现在需要什么样的支持。”

朱院士看向杨锐,并将机会让给了他。

事到如今,杨锐亦是当仁不让的道:“首先,我希望国内能表现出积极融入世界主流科学界的姿态。”

乔公没想到杨锐会提这么一个要求,不由好奇的问:“怎么表现出来?”

“我以日本为例。”杨锐道:“日本在二战以前,遭遇到的问题,与我们现在遭遇到的其实很像,那个时候,日本科学界不受欧美科学界的注意,许多成果虽然优秀,也不能被其他国家的科学家所重视,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日本派出了一支规模庞大的科学代表团,访问瑞典,并达成了多项协议,而这个代表团的最大任务,是向欧美科学界宣布,日本即将投入双倍的科学经费,用以支持日本人争夺诺贝尔奖。”

杨锐看看乔公,道:“这样一支代表团,这样的访问和许诺,配合适度的宣传,是打开诺贝尔奖外墙的方式。否则,曾经身为圈外人的日本人,现在身为圈外人的中国人,是很难得到诺奖的。”

“也不是没有中国人得过诺奖。”刘院士提醒了杨锐一句,更多的是给他解释的机会。

杨锐果然跟上,道:“中国人或者第三世界国家的学者,能得诺奖的首要条件是离开祖国。在国外读研究生、博士生的外国学者,并且在国外完成主要工作的学者,是最容易得诺贝尔奖的,他们也被认为是圈内人的。但我不是,咱们国家大多数的学者都不是。”

乔公“哦”的一声,看向刘院士。

刘院士想了会,道:“是这样一个情况,细数下来,杨振宁45年赴美留学,李政道46年去的,都在美国的实验室里呆了十多年。丁肇中是美国出生的华人,也是美国读的大学,美国做的教授。”

蔡教授道:“其他第三世界国家,也有类似的情况,往前数,84年获诺贝尔生物学奖的米尔斯坦是阿根廷出生的,也是在阿根廷读的本科和博士,但他后来又去英国剑桥读了博士,并且在英国长期任职。”

“就是说,我们不光要走出去,让外国人看到我们。”乔公总结了一句。

“是的。”杨锐尽可能的言简意赅。

乔公点点头,却是道:“小杨,你为什么没有考虑留洋?那可比来找我容易的多了。”

“有些事情,可以顺着他们,有些就不必了。”杨锐说着笑了一下,道:“我也想出去看看,但更想有了成绩以后,出国教教他们。”

这句话,说的就有些张扬了,但以杨锐的年纪来说,却并不显得过分。

乔公看着略显意气的杨锐,不禁笑了出来:“好,我同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