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做出来了(1 / 2)

 孙正初的论文发表在了《畜牧兽医学报》上。

王子昂的论文发表在了《中国畜牧兽医》上。

俞兴安的论文发表在了《经济动物学报》上。

谷强的论文发表在了《中国畜牧杂志》上。

……

总计七篇论文,在差不多半个月的区间里,全部发表了出来。

对畜牧学界来说,这基本就等于是刷屏了。

现在的期刊多数都是月刊和季刊性质的,要是把所有的期刊排排坐的话,季刊说不定还要多一点。

而一期的学术杂志,通常刊登的文章也就是20篇左右,多到22篇的,里面多数还有一两篇综述,一两篇的简报。

而就畜牧圈子来说,上档次的期刊,总共就是不到十篇的样子,平均两个月统共也就是容纳200篇的论文。

再平均到一个月里,总共就只有100篇论文能够发表。

就是这100篇论文,也不可能全部都是一个领域的——要是基础生物学,澎湃的研究热潮,倒是能诞生不少的论文,可就畜牧领域来说,研究成果就没有那么多了。

像是《畜牧兽医》学报,每期20篇出头的论文,不算简报,还要分成综述、遗传繁育、动物营养、预防兽医、基础兽医、临床兽医几个大类。

不用说,预防兽医、基础兽医和临床兽医都是兽医学的内容,和畜牧依旧是不搭边。

最后,偌大的一篇期刊里面,真正属于畜牧学的,也就是遗传繁育和动物营养两大类。

牛的胚胎移植自然是属于遗传繁育类的,就小的研究领域来说,这个倒是一个大类,每期能有五篇论文的样子,但是,扩散到全国,五篇论文的位置,可以想象会有多拥挤。

所有畜牧领域的学者,每个月不管有多忙,阅读这些论文都是必须的工作。

自然的,“海淀区遗传工程实验室”的名字,也就第一时间被刷出了熟悉感。

牛的胚胎移植所带来的震撼感尚未过去,这些论文就重新勾起了研究界的会议。

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参观学习的要求。

在80年代,或者说,在90年代以前,国内的参观学习的气氛都是极浓厚的。

一方面,参观学习,能够向技术好的,政治好的,运气好的厂子学习,另一方面,参观学习又能让落后的厂子有难得的旅游享受的机会。

参观学习可不是学习单位出钱的,至少,不是学习单位出全款的,部分经费乃至于全部经费,都是要被学习的单位来出的。

以后世的标准来看,参观学习还可以看成是学习吃大户。

而大户们,虽然不能说是甘愿被吃,但是,就像是有钱人家办喜事,不会将蹭席的乞丐赶走一样,刚刚出名的企业,多数也是不会赶走蹭旅游和蹭饭的学习单位的。

这些出名的企业,更享受“万邦来朝”的幸福,反正,花的也不是自己的工资。

离子通道实验室少少的出了名,得到的却是多多的参观学习的要求。

孙正初等人颇为高兴,一力劝说杨锐应承下来。

“就是不全部答应,也要答应几十家吧,我们一个星期安排两三家,到年末也能安排完的。”孙正初看着堆满桌子的函件,兴奋的不行。

俞兴安也赞同道:“咱们可是要露大脸了。杨主任,向海淀区政府申请一下,他们肯定也同意吧。”

“区政府能给实验室拨的款项,不可能多到哪里去,归根结底,我们是要用自己的钱招待参观团了。”杨锐淡定的做了分析以后,道:“你们谁想招待的话,自己找经费吧。”

“自己找经费?”孙正初还有些没弄明白。

欧阳仕瞥他一眼,道:“你拿自己的经费招待人,不够的话就自己去找经费,这还不明白?”

孙正初顿时尴尬了,连连摆手,道:“我有几个钱的经费。”

不像是华锐或者离子通道实验室,遗传工程实验室目前总共只有8名研究员,根本不用分课题组,所以,各个研究员都是没有独立控制的经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