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明月几时有(2 / 2)

两位夫子见此,相视一笑,心中对于秦乾这位后生还是颇为满意的。

否则的话,他们岂能够帮秦乾的忙,去图书馆专门去找这方面的书籍呢?

夜空下,与先贤论道,不亦说乎。

一切都是如此的自然,没有半分的迂腐和不畅。

脚步踏出,来到中间的位置,秦乾脑海里面浮想联翩起来,今夜的月亮格外的圆润,然而,却是再也寻觅不到故乡的月亮了。

顿时间,他忍不住高歌一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两位夫子听到此言,又凝望星空,觉得秦乾所吟诵出来的诗词具备一种异常的美感,每每放在嘴巴里面咀嚼,便是生出一种别样的情绪来。

许久以后,他们纷纷叹息一口气,望着秦乾,说道:“此诗词当真无双,只可惜今日只有我等三人在此,若是在学宫里面传颂,你的声望必然登高楼,成千古!”

“两位夫子过誉了!不过随口吟诵而已,算不得什么。”秦乾实话实说,道。

两位夫子闻言,却是有些不悦,说道:“白,你无需如此谦虚,有能耐的人就应该拿出自己的能耐让外面的众人知晓你的名,传颂你的名。这对于你将来的修行是有莫大好处的!”

说罢,似乎是提及什么隐秘的事情,两位夫子沉默了很长时间,没有再次开口说话。

许久以后,他们起身望着秦乾,说道:“这件事情由我们去给你办,定然让你成千古之人!我等也可以顺便沾点光,哈哈哈哈哈。”

想到自己很快就可以名扬天下,甚至于流传后世,即便只是书中人,可也是有荣与焉,岂能够不开怀大笑?

“两位夫子且慢,我想要提一个小要求,可以?”

秦乾却是在这个时候,叫住即将离去的两位夫子,说道。

“什么要求?”

一位夫子颇为诧异的望着秦乾,开口问道。

“可否将作者署名为苏轼?”

秦乾心头大道澄澈,吟诵别人的诗词也就罢了,若是连别人的作者的名讳都占据,那就太不要脸了。

虽然,他在这个世界不要脸也没有什么关系,反正苏轼也不可能隔着一个世界跑过来打他,找他麻烦。

但是,大道之心,不容有欺,自然是要澄澈才行。

两位夫子都是心思敏感的人,很快就意识到这是秦乾不愿意出风头,年少风头太盛,犹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般,还是需要谨慎些才好。

有个笔名,这件事情也是要的得!

他们虽然有些遗憾,无法让秦乾彻底走在台前,可也明白,现在的秦乾承受不起那样的荣耀,于是轻轻点头,说道:“也对!刚才是我们思忖不周全,就按照你说的办!”

说完以后,两位夫子就火急火燎,向着印抄书籍的崇文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