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问政2(2 / 2)

盛唐 渤海郡公 0 字 2021-10-18

接下来,罗云生继续说道:“下官认为松洲如果爆发战事,对大唐会不利的原因,是因为看到了大唐军方出现的各种问题。”

来了……

这家伙只要开口,就会石破天惊。

这一次,他甚至直接拿陛下最为得意的府兵开口了。

可事实上,从一开始罗云生就没想过参与政治,甚至到现在他都不愿意参与政治。

他觉得做做生意,跟朋友潇洒一把,是很快意的事情。

甚至每日呆在罗家庄当个富家翁,也足够了。

因为无足轻重的自己,偶尔干一件好事,就足以让所有人刮目相看。

可一旦真正频频接触朝堂,那种感觉就没有了,所有人都会将这种情况当做理所应当。

比如之前的羽绒服出现的时候,所有人都表现出足够的钦佩,而这一次煤炭,则让所有人觉得很应该。

他是泾阳县男,他是太子的幕僚官员,这都是他应该做的。

这个时候,说错了,做错了,便要承担责任了。

所以此时开口,越发的需要斟酌。

“你继续说下去,不用怕。”

李世民看出了罗云生的犹豫,但李世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不能接受臣子纳谏的君主。

只见罗云生继续说道:“敢问陛下,我大唐连年征战,可以战胜对手的依仗是什么?”

李世民呆住了,他左右环视,目光落到了长孙无忌身上,长孙无忌起身道:“陛下英明神武,战场上指挥大军,如指臂使,自然无人是我大唐的对手。”

“不要脸!”

罗云生对于自己家的股东说话的方式很是嫌弃。

因为这种话,让他来说,效果会更好一点。

所以此时,罗云生摇摇头,说道:“不对。”

这就有点打李世民脸了。

谁都知道,李世民对于自己在战场上的征战非常自豪。

长孙无忌瞪了罗云生一眼,对于他打断自己的话,非常不满意。

罗云生淡淡的说道:“大唐之所以可以扫平天下,在于我大唐占据关中之地,在于我大唐法度严明,在于我大唐的物资供应优于其他诸侯,在于我大唐关中男儿兵员素质优渥,所以我们在面对对手的时候,往往可以无往不利。

因为他们的铠甲没有我们的坚固,兵器没有我们的兵器锋利,粮草没有我们充足,到了战场上一旦战事持久,我们必胜,这是战争的铁律,再优秀的将领,也难以改变。

“可眼下的形势并不是这样的,大唐的重心已经从战争转向于内治,资源本身已经开始大规模向治理国家倾斜,尤其是雪灾之后,大量的资源优先供应灾区,导致之前军队的优势慢慢消弭。”

“当然……”罗云生顿了顿,“当然,问题可能没有臣说的那么严重,军队的问题也不是臣可以过多质疑的,还是说说吐蕃吧,吐蕃的君主素有大志,有吞吐天下的志向,而吐蕃的士卒,常年居于高山之间,早就习惯了困苦的环境,高山、严寒对于他们并不算什么,而我大唐的兵士,大多来自关中,对于高原的气候并不适应。

所以只要发生战事,其实我们是处于劣势的。

尤其是松洲这个地方,剑南道通向吐谷浑的交通要道,吐蕃欲征服吐谷浑,便必取松洲。”

罗云生继续说道:“其实对于吐蕃,诸位大人根本不用担心,吐蕃的政治体制落后,国力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强悍,他能出动的精锐兵士,撑死了万人,对于这种对手,只要我大唐派出精兵强将,训练一段时间,能够使用冰天雪地,乃至高原环境,就可以反击,甚至攻入吐蕃本土也不足为奇。”

罗云生的思路非常清晰,令李世民和房玄龄等人默然。

这小家伙确实妖孽,尤其是他的见解,是很多人之前都没有想到的。

一旁奉命观政的太子李承乾更是眸子里异色连连,他终于明白,自己的义弟到底强在哪里了,这是心中有锦绣,做什么自然都比别人强了。

做生意实在是委屈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