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章 喜事和考量(2 / 2)

赵煦点点头。</p>

除了襄城公主,他两个妹妹宁国公主,长泰公主年纪也一个十四,一个十五了。</p>

过两年也都到了嫁人的年纪。</p>

以前,这事自然是赵恒包揽的,但如今这个任务便落在了他的头上。</p>

因为有时候皇家的公主很可悲,不过是皇家笼络臣子的工具。</p>

若赵恒来做这件事,难免不会引起刘福,常威等燕州系将领的警惕。</p>

认为他有夺权的野心。</p>

赵恒身为帝王,这点觉悟也是有的,因此也委婉提过让他考虑下襄城公主的婚事。</p>

毕竟让他来做,就没人说三道四了。</p>

只是,他认为自己可不需要借襄城公主来笼络自己的手下。</p>

他可不是赵恒这些自幼长在深宫,文治武功啥也没有的吉祥物皇帝。</p>

只能依靠重臣来辅佐自己,才能维持自己的统治。</p>

相反,如今大颂的崛起是他一手塑造。</p>

无论是朝堂还是军中,他威望无人能替代。</p>

刘福常威他们敢和他瞪个眼试试?</p>

于是,他道,“这得问问襄城公主,如何她愿意,本王自然成人之美,如果不愿意,本王也不愿强求。”</p>

“臣妾可就等着这句话。”杨素素松了口气,“殿下让天下女子入学,又让臣妾办女子学院,这事襄城公主也出了不少力,若殿下强行让襄城嫁给刘福,就怕她想不开。”</p>

赵煦差点忘了这茬,他频频点头,“那就请王妃去一趟,最好能成了这美事。”</p>

他让女子入学,参与到工业建设的大潮中,是为了解放更多的劳动力。</p>

既然这么干了,自然就得坚定走下去。</p>

不过三妻四妾的传统他还不会动。</p>

因为他需要大颂把人口基数给提升上来。</p>

即便大颂的女子不够,让大颂人去娶高丽,东瀛的女子为妾也是好的。</p>

同时,他想促成此事,还有一个原因。</p>

如今大颂一统,他必然要任用大颂范围内的有才之士,不会只集中在燕州。</p>

而刘福等出身燕州一脉的官员,本身就容易抱团,对来自金陵和其他地方的官员排斥。</p>

这是他不愿意见到的。</p>

如果刘福和襄城公主成婚,便能打破这个壁垒,他再继续加以引导,便能向他希望的方向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