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战争号角(2 / 2)

虽然海河也是不错的,但是总没有晋河宽敞。</p>

把疆土延伸到晋河边,等于出海的商船便多了一条运输线。</p>

这能够促进燕州商贸的发展。</p>

虽然说以前商贾也能借道晋河。</p>

但是经过这里,却要被韩家抽以重税。</p>

对此,燕州商贾们早心生不满。</p>

除此之外,凭借燕州海军的实力,此后,他就能从晋州到齐州一线的河道牢牢控制住。</p>

司州,晋州,燕州将通过晋河连成一片,以后煤炭也能更便捷的抵达燕州,可谓战略意义重大。</p>

当然,还有一点同样重要,拿下这三座城池,晋河便成了燕州的天堑,如同燕关一样庇护燕州。</p>

“虽说王府士兵的火器要优于齐国,但是这次战事,你也还是要小心谨慎一点。”</p>

“不能因为抢时间而鲁莽进攻,造成士兵无谓的伤亡,毕竟这三座城池上安置了不少火炮,而且我们又是进攻的一方,处于劣势。”赵煦说道。</p>

顿了一下,他又说道:“而且通过这只齐国军队,能评断出,东瀛人显然在训练齐国士兵,他们有没有从东瀛带来一些不同的战术,也未可知。”</p>

“是,殿下,末将明白了。”常威说道。</p>

燕王的意思,等于是给他充分的攻城时间,不限制他在什么时候拿下这三座城池,避免王府亲军的将领急功近利,造成不必要的损失。</p>

议定此事。</p>

常威返回了范阳。</p>

非常巧合的是,燕州南三郡中,范阳郡正对着的便是乐陵,广宁郡正对的则是平原,代郡正对的则是阳平。</p>

其中乐陵和平原处在齐州,而阳平位于豫州。</p>

……</p>

与此同时。</p>

从燕州溃逃的三个士兵已经渡过晋河,正向鲁城而去。</p>

又是两日,三人抵达了鲁城。</p>

“什么?燕王士兵的燧发枪能在一百五十米外杀人!”佐藤真久神色震惊。</p>

“千真万确。”唯一逃回来东瀛士兵道。</p>

两个齐国士兵则在向韩铮描述整个战争过程。</p>

随即,两人沉默了许久。</p>

韩铮幽幽叹道:“难怪燕王能够打赢宁锦之战,歼灭北狄这么多兵马,原来他们更换了新的燧发枪。”</p>

望向佐藤真久,他竖起大拇指,“佐藤大人考虑的真周全,如果没有这次试探而贸然与燕王开战,我们定会遭受惨重的损失。”</p>

佐藤真久苦笑一声,虽然试探出了燕王的底细,但他却一点都笑不出来。</p>

东瀛当下最新式的燧发枪射程不过一百三十米而已。</p>

这向他证明了一点,燕王的火器比东瀛先进。</p>

但越是如此,反倒是激起了他的凶心。</p>

这让他意识到,必须趁着大颂陷入分裂,将燕王消灭,否则,将来他们将再也没有任何机会。</p>

更重要的是,这关于东瀛的国运。</p>

打倒大颂,他们东瀛将是东土的霸主。</p>

反之,他将永远活在大颂的阴影之下。</p>

而这是他,也是整个幕府都无法接受的。</p>

他们见识到了西土诸国凌驾于世界上的荣光,这也是他们东瀛想要的。</p>

让他们生活在淤泥中,他们宁愿去死。</p>

想到这,他立刻亲自书信一封,令人送往东瀛商馆,让他们拓印成数份,分别交给不同的商船,送往东瀛幕府。</p>

他们的征夷大将军,渡边案需要了解这一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