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该我出招了(2 / 2)

“这两个月,宁城和锦城来了一个奇怪的人,金发碧眼,叫伊万,来自一个叫罗斯的地方,据说是个传教士,北狄人似乎十分重视此人,每次他出行都会有大批的侍卫随行保护。”徐克说道。</p>

在宁城和锦城生活着大量的颂人,这个消息根本瞒不住四院的眼睛。</p>

“伊万,罗斯,传教士。”赵煦眉头大皱。</p>

这个世界的历史走向大变。</p>

中原如此,他相信蝴蝶效应的原因,其他地方也会有不同的改变。</p>

但具体变成什么样子,他不清楚的。</p>

比如这个罗斯,名字似是而非。</p>

但以他的估测,大概就是当代的沙俄了。</p>

毕竟伊万这个名字很沙俄。</p>

“据说此人是北狄在极北之地俘获的,此前北狄还极北之地还同罗斯国人打过一场仗。”徐克继续道。</p>

赵煦的心一沉。</p>

结合这个消息,那就更对了。</p>

他问道:“这个传教士在宁城,锦城做什么?”</p>

“在传教。”徐克道。</p>

赵煦缓缓点头,这几个词让他想起了当代历史中一个同样出名的传教士——汤若望。</p>

此人深得清顺治,康熙信赖,帮其督造火炮。</p>

而清廷则允许其在国内传教。</p>

想到这,赵煦更是隐隐不安,他对徐克道:“盯住这个罗斯人,不要放过任何蛛丝马迹。”</p>

“是,殿下。”徐克道,他从未在燕王脸上见过如此凝重的表情。</p>

又说了一些关于北狄的情报,徐克离去。</p>

这时赵煦道:“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p>

击败西凉的喜悦也瞬间消失无形。</p>

这一刻,北狄的阴影似乎再一次笼罩在燕州,笼罩在大颂头上。</p>

如果这个来自罗斯传教士会造火炮。</p>

北狄铁骑再加火炮,无疑够他喝一壶的。</p>

此敌一日不除,他就得始终警惕,不能鲁莽。</p>

而这也是他为什么听从赵恒的皇命,对势族斗而不破的一个原因。</p>

若大颂乱了,势必会给北狄可乘之机。</p>

犹如明末李自成起义导致的内乱,朝堂党争,地方豪绅麻木不仁,让大明虚耗国力,被趁虚而入。</p>

再者,他还需要一个稳定的大颂给他提供银子和市场,保证燕州的发展。</p>

所以即便对势族们恨之入骨,但能合作,还是有必要合作。</p>

毕竟,他是燕王,统辖燕州。</p>

有时候需要考虑大局。</p>

现在自己手下有那么多将士和官员。</p>

还有众多的百姓。</p>

他不想因为自己的不小心,让他们陷入无底的深渊。</p>

所以,当前他还是要继续高筑墙,广积粮,攀科技。</p>

这样才能游刃有余面对北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