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万事俱备(2 / 2)

他是个不喜欢提困难的人。</p>

但现在兵仗司真的是负担太重了。</p>

又说了些燧发枪的制造事宜,赵煦赏了王应父子和参与的匠人,这才返回王府。</p>

三天后,从金陵来的旨意到了。</p>

见赵恒同意他三个月后发兵,他顿时舒了口气。</p>

不是他畏战,而是他不想打无准备之战。</p>

要打,就打一次漂亮,损失又小的战争。</p>

叫来常威和刘福,他又将旨意给他们看了。</p>

“太好了,这样下官就能仔细安排粮草和运输的民夫了。”刘福道。</p>

常威则道:“末将回去就让他们加紧训练,争取这些新兵能派上用场。”</p>

在后勤这个问题上赵煦是不如刘福熟悉的。</p>

让他调度就行了。</p>

不过在新兵的训练上却当下就要做准备。</p>

因为他希望有一只装备了燧发枪和火炮的全新军队能够进入晋州。</p>

一来能够增大赢面,二来也能够总结火器在战场使用的经验。</p>

“本王需要三万新兵训练一些特殊的阵型,其他的照旧。”赵煦道。</p>

按照他的估算,三个月的时间,兵仗司最多能制造出三万只燧发枪。</p>

“特殊的阵型?”常威露出不解之色。</p>

赵煦点点头,“这三万新兵全部调到南大营去,他们将会有新的火器。”</p>

“新的火器?”听到这个,常威疑惑的表情顿时兴奋起来,“殿下,您别瞒着末将啊,这样的好事现在才让末将知道。”</p>

赵煦笑了笑,“本来这种火器倒不是那么急,但现在赶上了晋州这档子事,只能提前了,所以没来得及和你说,而且目前为止,这火器还没造出来。”</p>

常威点点头,他忍不住好奇,“殿下,这新火器是什么样的?”</p>

刘福对这些倒不是很感兴趣,他道:“看你猴急的,又不是看婆娘。”</p>

“婆娘哪比得上这新火器。”常威一瞪眼,又向赵煦露出央求的神色。</p>

赵煦无奈摇了摇头,只得将燧发枪的用途用法说了。</p>

“能…能击穿板甲?”常威结结巴巴起来。</p>

赵煦肯定点了点头。</p>

燧发枪与弓箭相比,在射程上没有优势。</p>

在精度上也没有优势。</p>

一个优秀的弓箭手如同徐烈一样是能做到百步穿杨的。</p>

但燧发枪由于是滑膛的,所以飞出去误差很大。</p>

但为什么火绳枪和燧发枪能取代弓箭?</p>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火绳枪和燧发枪威力大。</p>

其次一个优秀的弓箭手需要至少三年以上的训练。</p>

而燧发枪只需要三个月的训练就能得到一批合格的士兵,成军时间大大降低。</p>

至于精度的问题,通过密集阵型形成弹雨,也能弥补误差的问题。</p>

这也是排队枪毙队形的由来。</p>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在燧发枪装刺刀。</p>

士兵既能作为射手,又能作为长矛手使用,兼顾两个兵种的优势。</p>

结合适当的阵型,能有效对付骑兵。</p>

“厉害,真是厉害,这不就是小型的炮吗?”常威嘿嘿笑起来。</p>

赵煦莞尔,这样说似乎也没错。</p>

在当代的十七世纪的日本,他们叫火绳枪可是铁炮。</p>